财新传媒

宏源证券债券部门负责人被查 (更新)

2013年09月11日 18:40 来源于 财新网
宏源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陈智军和副总叶凡被公安人员带走调查,涉嫌利益输送 ,祸起实名举报

  【财新网】(记者 张冰 张宇哲 王申璐)债市案再起波澜,宏源证券(000562.SZ)债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陈智军和副总经理叶凡双双被查。

  9月11日,宏源证券官方向财新记者确认,确有两名员工被公安带走调查,但表示更多相关消息暂时无法透露。

  当天一早,这个消息已经在债券圈流传了一段时间,直至下午被多个消息源确认。接近宏源证券的知情人士称,本周一(9月9日)开始,就没有在办公室见到陈智军和叶凡二人。他们直接被公安人员带走,并没有通过宏源证券。

  陈智军是宏源证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毕业于人大和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宏源之前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在业内专业口碑不错。叶凡是宏源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分管债券销售和参团,不涉及债券交易。两人均30多岁。

  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向财新记者表示,市场传言宏源证券有负责债券的高层与发改委等债券发行的主管部门关系密切,能够拿到一些比较好的债券。

  此次负责债券销售的两位部门负责人双双被查,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应该是在一级半市场的业务涉案,或与债券分销有关系,可能涉嫌输送利益给与自己有利益往来的丙类户。

  也有来自两个不同机构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两人涉案,可能和华林证券分销的债券有关。近年来华林证券比较激进,主承了不少资质不佳的企业债,包销后再分销给其他券商,其中可能问题比较多。

  但据财新记者了解,此案的线索来自内部举报,与两人所在部门认购了本公司下属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获得非常高的收益率有关,涉嫌利益输送。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一些做法违规,致使相关人士认购的次级产品收益率畸高。(参见财新网报道《宏源证券案件源于内部实名举报》)

  自今年年初以来,债市利益输送案的查处风暴席卷了多家机构,多家银行、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的固定收益部业务骨干被查,案涉债券发行的一级半市场的腐败,以及债券交易中的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参见《新世纪》周刊2013年第15期封面报道《债市硕鼠》从年初至今,一直断断续续有传言称宏源证券有人被查,但直至今日,才有确切消息。

  宏源证券是近年来忽然以固定收益业务见长的的明星券商,激励机制也变得相对灵活。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出事才怪。”截至2012年12月31日,宏源证券实现利润总额11.8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5.04%;实现净利润8.7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4.71%,其中,来自固定收益部门的收入和利润占到绝对大头。此外,2012年宏源证券是券商中通道业务冲规模最猛的券商。

  2013年,宏源证券业绩更加喜人,上半年即累计实现净利润8.35亿元。宏源证券称,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自营业务收入明显增加,同时资产管理、经纪及创新业务实现增长所致。但业内人士表示,固定收益业务仍是最主要的贡献方。

责任编辑:凌华薇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