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重工注资军品一飞冲天

2013年09月11日 16:47 来源于 财新网
这是军工资产首次注入船舶领域,将显著优化中国重工产品结构,带动公司股票11日上以4.91元涨停

  【财新网】(记者 吴静)停牌接近4个月的中国重工(601989.SH)终于给市场注入强劲信息。10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拟募资84.8亿元,将关联方军工资产纳入旗下。业内分析师表示,此次资产注入将大幅提高军工产业占比,明显优化中国重工产品结构。同时军工资产首次注入船舶领域,说明高层对军工资产证券化思路有些变化,这意味着未来航空、兵器等领域的军工资产注入或有所突破。消息一出,11日上午中国重工即以4.91元涨停。

  据重组方案显示,中国重工拟以不低于3.84元/股向10家特定对象发行22.08亿股,并将关联方军工资产纳入旗下,募资总额高达84.8亿元。大船集团和武昌造船集团承诺拟分别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总量的10%。其中32.75亿元用于收购大船集团、武船集团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26.61亿元投资用于6个军工军贸装备和7个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剩余25.44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大船集团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水面舰艇建造基地,可研制和生产超大型水面舰船、导弹驱逐舰、油水补给舰等各类各型号的大型水面、军辅船舶。2012年净利润为1.8亿元。武船集团是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和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主要承担水面及水下舰艇及军贸总装和相应配套的全部军品生产及民品业务。2012年净利润为1.1亿元。截至2013年5月31日,拟收购的目标资产总资产为197.75亿元,净资产为23.55亿元。2013年1-5月,目标资产总收入达24.76亿元,净利1.77亿元。2012年全年目标资产营收达77.10亿元,净利为3.46亿元。

  华宝证券分析师王合绪表示,目前船舶制造仍处在谷底,从公司中报业绩来看,船舶制造业务有所下滑,军品注入可显著提升业绩。国泰君安分析师亦在研报中提出,公司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的利润总额中,有50%以上仍在集团旗下未上市资产中,这意味着上市公司仍有较大的后续资产注入空间。

  从公司新接订单来看,中国重工已经着手战略转型。从上半年所接订单来看,海洋经济订单为210.07亿元,占比49.8%。能源交通装备82.39亿元,占比19.5%。和船舶建造76.72亿元相比,非船业务已占到69.4%的比重。从手持订单来看,公司船舶修造订单下降到42.6%,而非船业务手持订单占比60%,比去年提高24.1个百分点。目前公司军品收入比重达到8.28%。业内分析,此次非公开发行后,军工军贸收入占比预计将大幅提升到20%以上,最终形成以军品为核心,包含军品业务、海洋经济业务、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民船制造及修理改装业务、舰船装备业务五大产业布局。

  2009年,中国重工12家企业和4家研究所的16个科技产业公司整合,并在2009年12月实现IPO。2010年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将剥离核心军品总装业务后的大船重工、渤船重工以及北船重工、山船重工等共4家船舶企业注入上市公司;2012年,发行可转债,将剥离核心军品总装业务后的武船重工,以及其他5家全资子公司和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注入上市公司。

  中船重工集团表示,此次非公开发行是集团推进“整体上市、分步实施”方案的第四步,将大船集团和武船集团的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将全面布局海军装备业务,军工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军品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提高。 

责任编辑:龙雪晴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