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宏源证券案件源于内部实名举报

2013年09月12日 07:25 来源于 财新网
涉案原因主要是相关个人认购公司理财产品,获取高额回报,被举报涉嫌利益输送

  【财新网】(记者 刘冉)宏源证券(000562.SZ)债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陈智军和副总经理叶凡被调查案,线索为内部人士实名举报,涉案原因主要是相关个人认购公司理财产品,获取高额利润,涉嫌利益输送。

  接近两人的知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陈智军和叶凡是本周二,即9月10日,被公安机关从公司带走。9月11日,债券销售交易部另有四人被要求主动前往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配合调查,下午四人即回到公司,“脸都绿了”。

  据宏源证券内部人士透露,陈智军是2009年被公司高薪挖入宏源证券。当时宏源证券已经有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吴志红是宏源证券老人,但债券业绩平平。公司因此特别为陈智军成立了债券交易部,专门从事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之后又变更为债券销售交易部,增加了债券销售功能。副总经理叶凡从原固定收益部调任新成立的债券销售交易部,专门负责债券销售和参团,不涉及债券交易。

  由于宏源证券内部存在两个债券部门,业务范围都涉及从事债券销售,部门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内部矛盾激烈。因此,有人怀疑,有关举报就来自宏源证券的固定收益部。不过,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有关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不了解这种说法。

  作为上市公司,加之占股超过60%的大股东为中央汇金公司旗下的建银投资,宏源证券国有公司的性质浓厚,受制于财政部对金融机构限薪令,内部员工的激励机制很难与非国有的机构相媲美。陈智军负责的部门业绩虽然出众,但却很难兑现激励。债券交易销售部虽然和固定收益部的人数相当,都是20多人,前者的人均利润是公司最高的。

  2012年,宏源证券全年利润为11亿元,其中8个亿都来自于债券交易销售部。宏源证券很快成为债券业务在业内仅次于中信证券的明星券商。

  为了落实激励机制,宏源证券在2012年12月底成立了宏源汇智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专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发售各种理财产品,债券交易销售部的大部分员工均认购了该公司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

  宏源证券内部人士表示,债券交易销售部门的员工认购的理财产品主要是风险端,收益率很高,低的30%,高的能达到60%甚至70%。债券交易部门会专门把一些收益率高的交易挪至这个公司的理财产品池中进行交易,也有专门的工具来放大收益。

  “这一操作是得到公司支持的,因为这可以有效解决债券交易部门的员工激励问题。资管公司是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左手右手赚钱都一样。”接近宏源证券的知情人士说。

  接近两人的知情人士还称,9月10日晚间,宏源证券高层专门给债券交易销售部门的员工开会,表示“这一行为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9月11日,宏源证券官方仅向财新记者确认两人被带走调查,没有披露进一步的信息和看法。

  也有债市人士分析,本公司人员大规模认购这样的理财产品,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究竟如何定性,还有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责任编辑:凌华薇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