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汪涛: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应稍稍缓行

2013年09月12日 16:38 来源于 财新网
她认为QE淡出对中国直接影响有限;发达国家经济向好,可抵消部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

  【财新网】(财新记者 霍侃)过去几周,美联储淡出量化宽松的预期在印尼、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引发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中国是否会步他们的后尘?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中国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汪涛在9月11日的瑞银证券2013年秋季策略会上指出,虽然中国在过去五年加杠杆比很多国家更猛,负债率也很高,但中国是用国内储蓄融资而不是借外债,不是从境外引入短期资本。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份额就2%,与印度的40%和印尼的50%以上有很大不同,因此2%的境外资本的进进出出对中国影响不是很大。

  但QE淡出对中国会有间接影响。汪涛指出,新兴市场的货币在大幅贬值,而人民币保持坚挺,相对而言人民币就贵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因为别国货币的贬值受到削弱,尤其是在第三方市场。不过,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向好对中国有正面影响,可以抵消部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

  汪涛认为,资本账户相对封闭,对中国而言应该说是一个保险器。很多国家在发生金融危机时,问题不都是由资本账户开放引起的,但绝对都是因资本帐户开放而加重危机。如果资本账户开放,危机来得更快更猛。因此,“中国应该是先从国内改革做起,资本账户开放要稍微放缓一点,更加慎重”。

  最近几周不少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本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甚至连续四天升值。9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达到6.1575,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对于下一步人民币汇率走势,汪涛认为,人民币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具有升值空间。最近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表面看起来幅度不大,但是美元一直在相对于日元和很多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走强,人民币升值的实际幅度非常大,对出口有一定负面影响。未来美元可能继续兑其他各币种升值,人民币绝对不应该再升值了。

  近期亚洲新兴市场金融市场的动荡,令很多人担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能重演。汪涛认为,现在谈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可能为时过早。

  理由是,第一,目前亚洲的外汇储备情况比亚洲金融危机前要好很多;第二,各方面的政策和机制都有好转,尤其现在是浮动的汇率政策,不是像亚洲金融危机时,花大量的钱捍卫固定汇率,结果是杯水车薪。现在印度和印尼本币汇率大幅贬值,对他们过段时间经济好转有帮助,可以带动出口。“因此,亚洲进入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是那么大。”汪涛说。█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