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王申璐 王力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9月11日晚在大连表示,降低民营资本准入壁垒,城镇化是一关键领域。中国进行城镇化建设,可能并不缺钱,缺乏的是平等投资机会。
在当晚“财新·埃森哲——2013年夏季达沃斯之夜”活动上,刘胜军提出,李克强总理已提到,金融业还有很多领域需要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的门槛,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医疗等的扩展都是民营资本进入的关键领域。
他指出,资金对城镇化建设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单为解决2.5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的问题,可能就需要20万亿元。但资金问题完全能够克服,他列举了三方面理由,首先,巨大的资金量是分摊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的;其次,政府不缺钱,现在大家谈一些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浪费了太多钱。
他提出,如果中国政府能把进行经济建设的投入回归到城市的基础服务上来,那将是巨大的资金来源。“政府实现职能转型,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得靠财政民主。”
此外,他称,如果打破民营资本进入一些领域的壁垒,让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平等竞争,那资金就不会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困难。
“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公平投资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对城镇化的资金瓶颈,我们不应该过度忧虑。”他说。
刘胜军还认为,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虽然与纽约、东京等城市相比略低,但“城市病”更严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规划缺乏超前性,“如果在没有很好的规划下大建城市,最终就可能变成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