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欧阳银华 记者 汪苏)9月12日,来自山东、安徽、广东、湖北的12名律师通过EMS将两份有关转基因食品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信邮寄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要求公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材料和审批程序等信息。
根据农业部网站资料,农业部从2004年至今,已审批通过至少几十个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涉及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作物。
但对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材料,农业部却公布甚少。可查到的公开仅有2013年7月2日,三个转基因大豆和两个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评价资料在《转基因权威关注》栏目发布。
农业部此举或也与民间信息公开申请有关。民间机构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6月25日向农业部申请公开新近批转的三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安全评价资料等信息。
因农业部今年又批准一批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国内再次掀起一番对转基因产品的攻击以及对农业部等相关政府部门的质疑。但许多专家也再三表示,反对转基因的论点没有科学依据,站不住脚跟。
申请此次信息公开的牵头律师刘书庆承认,进口转基因作物的政策已经放开,想要收回几乎不可能。但刘书庆认为,政府应在转基因食品方面披露更多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这些律师还对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最近的说法表示不满。农业部网站8月31日刊载了林敏对《环球时报》报道《八问主粮转基因化》的长篇回应。林敏称,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并且全球五分之四的人食用转基因产品。
刘书庆等人质疑,没有给出信息来源,没有说明食用量,这或是部分专家信口开河,为政府政策背书,有损政府公信力。他们在信息公开申请中要求农业部对数据来源给予进一步说明。不过,这一专家披露的信息应不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民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从未间断。主持人崔永元和科普作家方舟子也因转基因在微博激辩。概因方舟子发起了一项食品科学实践活动,20多名主动报名的网友9月7日去中国农业大学玉米试验基地现场采摘转基因玉米,并品尝。方舟子认为“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活动引起热议,崔永元通过微博质疑:“转基因食品,你吃吗?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你可以说你懂科学,我有理由有权利质疑你懂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你可以说我白痴,我也可以说你白吃。”双方由此进入论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表示,转基因政策的讨论兼具技术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争议极大。一方面,技术性问题要依赖专家,但核心是要从程序上保障中立,这要求引入专家的竞争以及专家意见向公众公开。另一方面,由于对转基因技术的评价还涉及不确定性,还应该广泛征集民众意见,并建立起专家和民众之间通过媒体进行有效沟通、学习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