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惠誉近日分析称,近期国务院下发的推进资产证券化通知,尽管缺乏更多细节,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并不会达到改变目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规模或结构的程度——近期也不会为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任何巨大影响。中国的资产证券化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快速发展。
中国的国务院上周宣布了几项措施,体现了进一步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方针。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市场流动性、扩大投资者规模、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惠誉认为,前述措施非常重要,但是基于以下三个关键原因,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快速发展:
第一,由于国内市场存在两种资产证券化框架,导致市场结构分散。这两种机制——信贷资产证券化(CAS)机制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SAMP)由不同的监管机构管理。此外,监管机构对不同的框架下的合格发起人、标的资产和投资者基础运用不同的指导标准。
第二,SAMP交易中的法律执行情况和破产隔离机制仍然不明确。这是因为在SAMP框架下,不同的(标的)资产类型的资产产权转让方面缺乏全面的规范。
第三,政府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速度仍然持谨慎态度。这是因为政府希望市场稳定发展,并能控制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
惠誉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允许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措施将提高市场的流动性。不仅能促使这些产品能根据市场实时定价,也能增加投资者数量,并且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此外,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产品仅限于“优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将有助于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组合业绩。因此,将可能增加参与银行(标的资产的发起人)的融资选择,能够为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提供至少增量的收益。
惠誉认为,国务院希望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将加强相关机构的监督力度、改进现有法律法规、统一和严格产品指导标准。因此,这将支持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信心,并提高市场整体流动性。但这些政策目前无法达到的效果是帮助银行转移风险。除非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大幅上升,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较小的规模(不到总资产的0.1%)意味着任何中资银行大规模转移不良贷款的清理活动都将是个问题——因为这些资产存在定价问题,且可能对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市场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