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实习记者 霍冰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被视为针对养老产业的又一次利好。对于《意见》的具体细则,业内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希望政府尽快出台补贴养老护理员工资的具体措施。
目前中国养老护理员的薪资水平普遍偏低,且存在工作时数过长、工作环境恶劣、专业化程度不高、无法被纳入社保体系等问题。9月13日,长期照护全国联盟秘书处发布的全国养老护理员行业工资指数显示,我国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8小时工作制的平均月薪2272元;12小时工作制平均月薪2129、24小时工作制平均月薪2034元。
该指数是通过对全国25个省市区的120余名养老机构院长现场数据征集后统计而得,从行业角度向社会公示了我国养老护理员的生存现状,今后还将定期跟踪发布。
对此,长期照护全国联盟轮值主席、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会长方嘉珂认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月薪普遍偏低,是导致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护理员的短缺问题,关键是要增加工资,各级政府应予工资补贴。此外,对城市中来自农村的养老护理员应给予社会保险的补贴政策,这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老年人照护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
根据《意见》附件的工作进度表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参加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关补贴,在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
深圳市金奥护老中心护理部主任许向春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补贴养老护理员工资的具体措施。很多老人院受资金、人员流动性大等条件限制,不给护理员上社保,也不会组织进行培训等资质认证。护理员多为女性,要打理老人的生活起居,工作强度大、内容繁琐,工作时数也多在12个小时左右。
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秘书长韩淑燕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协会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老护理员初、中、高级的资格培训,但据她了解,全国养老护理员中获得资质的尚不足1%。有负责培训的老师向财新记者透露,对于大多数养老机构来说,护理员的培训费用是一项大支出。而且护理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费用全由机构出,员工很容易在接受培训后就走了。因此很多老人院在培训费上采取机构和个人各出一半的办法,但仍有很多养老机构并未开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