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倪伟峰)就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9月16日确认上个月发生在大马士革的火箭攻击中使用了沙林毒气前的那个周末,美国和俄罗斯就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叙利亚必须在一周内上交完整的化学武器库存清单,并在2014年年中之前销毁或者移除该国化学武器。声明还要求叙利亚在《联合国宪章》的第七章约束下履行承诺。
虽然拒不承认使用过化学武器,但叙利亚政府在美俄会谈后罕见地出面表示欢迎这一决定,并感谢俄罗斯在其中帮了大忙。在16日这份报告的发布会上, 联合国格外谨慎,并未点名究竟是哪方使用了化学武器。但在近期的联合国妇女论坛上,潘基文却对与会代表坦言,阿萨德“犯有许多反人类罪行”。
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和阿萨德政权态度的谨慎,显示出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难度之大,更凸显了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问题缺乏诚意和能力有限。只要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成员国意见向左,短期内通过联合国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目前的情况看,叙利亚的支持者借助了奥巴马政府和国际社会对地区动荡(不管现实是否将真如此)和更大范围战争的恐惧;在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优柔寡断和国会鹰鸽两派的各执一词,则更让阿萨德和其盟友抓住了今天美国领导人的弱点。
正因此,针对叙利亚的日内瓦谈判让媒体格外关注。然而,若外界认为俄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务卿克里达成的协议是叙利亚危机的转折点,那就可能高估了它的实际意义。叙利亚危机的根本在于如何让阿萨德政权平静地离开,而这份协议不仅并未提及此,甚至没有一个更为详细的销毁化武时间表。
如今的叙利亚问题,已经一场由人道主义灾难引发地地缘政治和不同宗教派别间地危机。这一现实不仅演变为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伊斯兰团体真主党跨过黎巴嫩加入阿萨德的部队战斗,还有努斯拉阵线等恐怖组织的遍地开花。而阿萨德更是将这些组织的规模不断放大,成为所有反对其执政人群的代名词,用所持的国家机器杀害自己的异见份子。
这就是叙利亚内战的现实:在日内瓦,穿着得体的外交官们争辩着如何让阿萨德政权交出化学武器;而在大马士革,传统枪支弹药已经导致十多万人死亡,或许更多人无家可归。在约旦,流离失所的叙利亚人所组成的Zaatari难民营已经成为该国“第四大城市”。未来,周边国家不仅要担心战争蔓延至边境,还要妥善处理无家可归的叙利亚难民。
从一开始,奥巴马的“红线”界定就让人困惑。对于无情杀戮本国平民的独裁者,难道只有当他们使用了化学武器后国际社会才能行动吗?这一份日内瓦协定或许真能在明年中期销毁叙利亚境内的化学武器(事实上,更多的分析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它也给阿萨德式的野蛮政权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只要不用化学武器,什么样的手法都可以,且国际社会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