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三波资金回流潮和三大变数

2013年09月18日 15:29 来源于 财新网
资金回流潮若引发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否会引爆中国经济的房地产泡沫?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拉亚)国际经济形势正出现明显变化。过去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差,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较好。这一现象正在逆转,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因面临高通货膨胀压力会步履艰难,但经济复苏势头会继续下去,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困难局面。这将体现在国际资本回流发达国家,会出现三波资金回流潮。

  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为3.8%,美国为2.5%,欧元区为1.1%。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速度虽不高,但GDP环比增长0.3%,为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正在走出危机泥潭,经济开始回暖。这引发了第一波资金回流潮。因为资本撤离,从5月初到8月下旬,印度卢比贬值已经接近20%。印度尼西亚卢比兑美元也创近四年新低。从4月底到7月,印度外汇储备减少5.5%,印尼减少13.6%。印尼的外债总额已经超过自己的外汇储备规模。印度和印尼等亚洲国家经济开始陷于困境。

  对这些亚洲国家而言,雪上加霜的是,美联储最早或于本月(2013年9月)开始逐步退出货币宽松政策。这将引发第二波资金回流潮。

  发达国家经济逐步走出流动性陷阱,前几年发出去的巨额货币将会对经济发生影响。按照传统货币理论,通货膨胀会随之而来。通货膨胀会有多高,用传统货币理论已难以预测和解释,是未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为抑制通货膨胀,发达国家会提高利率,这一方面会抑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会进一步从新兴市场国家吸收资金,导致第三波资金回流潮。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资金流出还只是开始,投资者撤离新兴市场国家转投发达国家将成为趋势。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国家真正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是否会出现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大变数。

  相对而言,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经济增长仍能维持7%至8%的水平。从这三点讲,中国经济增长受资本流出影响较小。我们关注的是,资金回流潮若引发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是否会引爆中国经济的房地产泡沫?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对此,我们不能不防。

  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当前重点防范工作是继续抑制房地产泡沫膨胀,加强金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稳定人心,稳定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发展形势。这是我们现在就要筑的防波堤。同时,我们还要有应对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预案。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或者地方政府债务违约,政府预案应考虑接管问题资产,严防问题资产的连锁反应,不让其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在设计预案上,我们尤要吸取美国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教训。

  美国次贷总额估计7570亿美元,其中损失估计为1500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在泡沫破裂时接管这些资产,不让其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后面不会花掉天文数字的钱去埋单了。如果美国政府能接管雷曼兄弟,结局也不至于如此糟糕。美国政府应对这次危机,根本就没有预案,走一步看一步,采取添油战术,每次增加1000亿美元左右的投入,结果事事被动,处处被动,步步被动。直到雷曼兄弟垮台导致严重后果,才幡然猛醒,开始采取主动步骤不惜一切代价制止危机恶化,但为时晚矣。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经济宏观审慎管理问题》系列文章之八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