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张丹红)她现年59岁,身高1.65米。她给人的印象是淡,淡金色的头发、淡蓝色的眼睛、淡妆、淡淡的微笑。她的着装也很平淡,永远是一条深色的西裤,上装变换不同颜色。这位看似淡然无极的女性却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德国总理默克尔。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要让她三分;在欧洲,默克尔反对的事情基本行不通;在德国,她所在的基民盟内部无人对她构成威胁,在野党政治家里也没有她的竞争对手,选民对她的支持率一度超过70%。如果不出意外,默克尔应当在22日的选举中赢得第三个任期。
一般来说,一位政治家受百姓拥戴是因为政绩显赫,或者他具有突出的个人魅力,或者口才超群。这些默克尔都不沾边儿。
首先看她的政绩:四年前联盟党与自民党结成执政联盟时曾保证简化税法,结果没有兑现;她决定延长核电站运行时间,结果福岛核泄漏事故一发生,她便180度大转弯,匆忙施行能源转型,给德国工业带来的后果尚不可估量;她没有推行什么值得一提的改革,只是坐享前任施罗德的改革成果。
至于个人魅力,默克尔无法与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或前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亚尔相提并论。口才呢,在总理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中,默氏挑战者施泰因布吕克的发言简练而犀利;总理则一如既往地说个没完,一再遭到主持人的警告,云山雾罩老半天,你有时候还是不明白她到底想说什么。
仔细想想,这也许正是默克尔成功的一个秘诀啊!连篇累牍地说,似乎有一肚子的宏伟计划要向人民倾诉,但是她的陈述大多局限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工作是每个人的权利”、“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应当均等”等等。说这样的话没错儿,不会让你的对手抓住把柄,也不会得罪人。问题是这样的漂亮话谁不会说?作为责任在肩的政治家,选民想知道的是你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创造就业岗位,才能让更多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们享受高等教育。不过想从总理嘴里套出具体而明确的言论比登天还难。至少电视辩论那天4位主持人都没有达到目的。
但身为总理,也有必须表态的时候。默克尔的做法一般是不紧不慢,先看看德国人的主流意见是什么。之后她顺着大家的意见说,不管这是否符合联盟党的理念。默克尔的这种行事方式说好听了是实用主义,说难听了是不讲原则。
德国总理的另一个锦囊妙计是“窃取”政治对手的主张。社民党原打算把法定最低工资作为选战话题,女总理马上把一个类似的“工资最低限度”写入联盟党的竞选纲领。后来在野党又如获至宝地发现另一个选民关心的话题——一涨再涨的房租,于是向选民承诺一旦当选将设定房租涨幅的上限;社民党还没有来得及向选民报喜,默克尔便将这一建议据为己有,而且还自得地说:“别人的好主意为什么不能采纳呢?”这不仅是默克尔本次选战的策略,而是她一贯的做法,政治学家将此称为“不对称战术”。意思是说:她把反对党的传统题目都“霸占”了,使对手的支持者失去了参选的热情。这一战术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参选率越来越低,而受害最深的政党是社民党。
在我看来,默克尔最大的成功秘诀是她不好虚荣。这在她这一级别的政治家里是很罕见的美德。她与作化学教授的丈夫过着平民生活,业余时间自己去超市采购、做饭、烤蛋糕,给人邻居大妈的感觉。她不喜奢华、不张扬,因此从未有渎职或是其他的丑闻。因此支持默克尔选民的心态往往是:虽然她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目前没有比她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