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斯坦福商学院—威廉•巴内特)婚礼人群出海了,可是摄影师在哪里?身旁的好友一边安慰着新娘,一边希望她的妆容不要被晒化了。游艇是完美的,伴娘也如期到位,简直是梦幻一般——除了没人拍照。
新娘决心让这位摄影师再也拿不到高级的工作委托——想想看吧,怎么会有那么多家庭对这位摄影师的天才好评如潮?
两小时后,在热带的暖风中,瘫在甲板上的人们听到柴油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一艘快艇疾驰而来,船头栏杆上正坐着摄影师保罗•巴内特(Paul Barnett)。他手握装着长焦镜头相机,对大家不断地摁着快门,拉风得好似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
当然啦!待在游艇上是不可能拍出好的婚礼照片的,那样不是太近了吗?从另外一艘船上来拍照,多么天才的想法啊!
可是,让我告诉你吧,从我的哥哥,也就是摄影师保罗•巴内特的角度来看,故事却是很不一样:他绝望地发现自己被告知了错误的婚礼时间,赶紧拦了出租车就狂追猛赶,结果到了码头,却看到游艇已经驶离;于是找了一艘快艇,还被人敲了竹杠;最后时刻他才想到像渔夫一样绑在船头斜栏杆上拍照。之后的故事,当然就是像平常一样自信地表现,似乎“一切尽在计划之中”。
不管错得如何离谱,有些人总能力挽狂澜。为什么成功者总能一直成功呢?
社会学家说,成功的人能保持成功有几个理由。首先,或许他们就真的更为出色。但除了自身品质以外,这些有以往成功经验的人通常会得到过高的信誉来用于未来的成功——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称这种现象为“马太效应”。以往获得成功的人往往找对着力点,他们也有人脉和资源来更好地利用机遇。
但也许“赢家通吃”还有一个原因,一个更容易让人理解的、关于企业领导力的理由: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有些人通常表现出不切实际的乐观,而这种乐观有时能使梦想成真。
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在论及心理健康状况时,通常会谈到“乐观幻想”(参看Shelley Taylor和其同事们的著作)。但每次研究自我实现预言的时候,他们发现这类幻想通常很容易增加成功的几率。安迪•拉契勒夫(Andy Rachleff)认为,成功使得领导者对于将来的竞争很有信心,从而增加了获胜的机会。
保罗•巴内特无法接受自己失败的结果。当他遇到令人束手无策的情况时,他依旧很执着。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者总是不受现实阻碍、加倍努力,好像成功就在咫尺——这当然就让成功变得更为可能。结果,伴随着每一次成功,乐观主义者不切实际的观点,再一次得到肯定。
领导的法则显而易见。我们知道,一个基于实际的决定,就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但是,领导力不仅仅在于正确的计算。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时代,领导者相信其真实性的的东西,最终可能通过自我实现预言而成真。█
(财新记者 田园 译)
威廉•巴内特是斯坦福商学院教授,专于“领导力、战略与组织”,本文翻译自他的博客“Barnett Talks Blog”。
原文链接:http://www.barnetttalks.com/2013/05/winning-as-self-fulfilling-prophe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