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学界呼吁政府减少对高校干预

2013年09月23日 10:27 来源于 财新网
缺乏独立性,则大学不成其为大学

  【财新网】(实习记者 韩晓梅)日前召开的2013年天则教育论坛上,多名与会学者在谈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困局和质量提升途径时指出,过多的政府干预是当今国内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大障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程方平教授在会上表示,通过行政体系空降高校领导人等做法和一些一刀切的规定、不规范的审批,都为高校的发展、高校提高质量造成很大困难。“很多学者都在批评政府经常做它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政府应该是评价、管理、引导、服务,而我们的政府更多的是自己办学,自己审批。一个民办学校要设一个专业,要到教育部审批,而且非常艰难。”

  早在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专门有一部分谈及体制改革,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但是,程方平教授指出,虽然从中长期规划出台到现在,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然而高校的改革,包括整体教育的改革,成效都不是很明显。“这次中长期规划还是行政导向。不排斥行政起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适度或者行政意志过强,大学自身的价值、自身的特点就得不到尊重,就会影响大学独立自主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曙光教授也认为,大学的独立性非常重要,没有独立,大学不成其为大学。教学质量不光是知识掌握,还包括人格的培养,扩大规模、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不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难以培养出具备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学生,大学要独立,学生要自主,中国的大学教育才有可能有前途。

  程方平教授指出,在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出一些更加积极的、更加开放的政策,只有这样,中国的高等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更好适应大众化时代的需求。

  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教授则建议,应该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高校,把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而非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同时,程方平教授提出,我国基本上是公立教育一家独大,而国外私立大学发展得非常充分,非公立大学对活跃高等教育、拓展高等教育资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应该只是通过各种规定来为公立学校争取特权,而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对各类学校进行更多的扶持。“一个聪明的政府应该是站在局外,更多地通过宏观的调整、协调,给各类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