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李妍)用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即“瞎果”制成的果汁是否流入市场?9月23日,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安德利、海升等多家果汁企业被曝出,从果农处收购廉价“瞎果”生产果汁。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紧急部署调查果汁原料问题,初步调查称未发现“瞎果”制果汁。
所谓“瞎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有媒体报道称,上述果汁企业通过中间人向果农收购大量廉价“瞎果”,通过消毒杀菌和水洗,用来压榨成果汁或浓缩果汁。
人们通常认为果汁是健康饮品,保留了水果中相当一部分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糖分和膳食纤维中的果胶等,因此,果汁饮品消费量逐年上涨,竞争也日趋激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饮料行业总产量为13024.01万吨,其中,国内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产量为2229.17万吨(主要为果汁饮料),占饮料总产量的17.16%,较2011年增长16.09%。
果汁安全问题随上述消息的传播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当天,针对媒体报道安徽省砀山县、江苏省丰县、山东省平邑县的4家果汁饮料生产企业涉嫌使用腐烂“瞎果”加工果汁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紧急部署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调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经初步调查,山东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自2012年12月以来一直未生产果汁。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当日未生产,现场未发现原料水果。安徽砀山海升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汇源集团皖北果业有限公司现场未发现有腐烂水果存货。砀山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已责令两家公司停产自查,配合执法部门调查,并现场依法对两家公司的产品进行了抽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相关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视进一步调查情况,若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9月23日晚,汇源集团发表声明,称经公司核查,不存在使用变质水果加工果汁的情况。汇源集团表示,汇源在收购水果时坚持经过五道关,确保进入生产线的水果质量合格。水果加工坚持经过六道关,果汁加工过程中还要层层把关,内外抽检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