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林金冰)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已于7月20日全面放开,中国利率市场化何时再下一城?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策略师刘立男认为,中国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定期存单,继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此取消存款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是培育存款替代产品体系。马骏等人在德银的最新研究报告中预计,利率市场化下一步的真正挑战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定期存单的推出,将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突破,也是7月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合理的“下一步”。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large-denomination certificate of deposit,下称CD),是指银行为吸收资金发行的,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的银行存款凭证,一般为固定利息。简而言之,CD就是可流通的大额协议存款。
“我们认为目前在国内资本市场推出定期存单时机成熟,潜在的市场风险可控,主要原因包括目前宏观经济情况稳定、中国固定收益工具二级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市场基础设施和监管基础设施已大幅加强。”马骏等判断。
进而,德银研报预计中国可能在明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存款保险制度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于付费或费用结构以及保险覆盖范围。德银认为,应强制要求所有受理存款机构进行存款保险,保险费应基于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即在费用结构中对银行采取风险调整后的差异化措施。
德银预计,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最终转型后,货币当局将会使用短期货币政策利率和更广泛的货币总量,来维持短期物价稳定以及中长期物价稳定与货币总量间的平衡。
马俊等人指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给长期利率带来上行风险,可提高企业市场融资的可得性,降低高信誉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原先只能通过“影子银行”融资的企业而言,这将会减少额外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