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周群)9月27日,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和浦发银行(600000.SH)发布消息称,其各自的上海自贸区分行已经正式获批。
建设银行称,将向上海自贸区提供大额授信,用于区内港口、机场、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跨国贸易及并购、服务外包、租赁业务及航运产业等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建设银行自贸区分行的服务群体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机构及客户。
建设银行表示,他们还将以自贸区作为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跨境人民币、贸易金融、航运金融等产品创新,参与自贸区建设成可推广复制的“试验田”。
建设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此前向监管机构递交的金融服务方案内容涉及对公、对私、投行等业务条线,提供包括资金结算、现金管理、资金托管、本外币信贷、汇兑、融资租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据浦发方面介绍,浦发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是直属浦发总行的境内一级分行,行长由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王新浩兼任。另据有关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浦发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将在9月29日揭牌。
在组织架构上,浦发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内设办公室、资金财务部等六部一室;下辖分行营业部、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支行、洋山保税港区支行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支行四家机构。
浦发银行称,未来该行将根据上海自贸区特殊政策相应设立创新型投行部门、创新型金融市场部门和海外业务部门等职能部门。目前他们已在资本项目可汇兑、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领域开展了课题研究,后续将根据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政策安排,及时配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浦发银行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浦发银行而言是重大机遇,他们将通过在岸、离岸、自贸区金融机构、境外分行等多维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更全面的客户视图,依托离、在岸等多个金融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差异化服务。
目前已有多家国内银行向监管部门递交了组建上海自贸区分行的申请。
《经济参考报》报道称,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获批后,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自贸区分行也将随后得到批准并挂牌。
此前,上证报消息称,中国银行已经以总行名义向上海银监局提交申请,拟将上海自贸区内的洋山、外高桥等支行升格为分行。
9月22日,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位于浦东新区的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已改为“上海市自由贸易区分行”。工商银行称“为支持上海自由贸易区发展,工行上海分行拟将外高桥保税区支行改为自由贸易区分行,各项手续正在审批之中。”
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近期也向监管部门提交了组建上海自贸区分行的申请。接近交行的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交行计划在外高桥保税区支行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新区、临港的经营和业务资源组建上海自贸区分行。
此前中证报称,上海银行也已经像监管部门递交了将其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升格为自贸区分行的材料。
除中资银行外,外资银行也在谋求上海自贸区首批入场券。9月初,东亚银行表示,已经着手落实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网点,如果政策许可、条件成熟,将不排除在上海自贸区内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可能性。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9月17日曾透露,有一家外资银行打算在上海自贸区中设立总行海外分行;另一家欧资银行则计划打算将其在中国的银行一部业务和人员放到上海自贸区中。
一家目前在自贸区没有支行的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现在也很关注自贸区,但他们“远远落后”了,相对在自贸区范围内已有支行的银行,他们设立自贸区分行更加麻烦。
另外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在自贸区范围原本就有支行的银行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原来在里面既有经营活动和客户关系。他表示,“自贸区的遐想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保税区到自贸区发展成什么样子还需要观望一下。到底有什么样更多的政策,空间到底有多大,我们在等,看有哪些是能够先行先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