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王跃思:治空气要限煤更要清洁烧煤

2013年09月28日 12:27 来源于 财新网
京津冀空气污染严重,这与区域内燃煤不能严格地脱硫、脱硝、除尘有关;煤不是不能烧,要看怎么烧
2013年2月28日上午,浮尘随着西风抵达北京。 lzx/CFP

  【财新网】(记者 王玲)京津冀空气污染形势近年来一直很严峻,其中燃煤被视为北京等地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重要推手。9月以来中国的多项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显示,压减煤炭的力度加大。不过,有学者近日对财新记者表示,煤炭不是不能烧,要看怎么烧。

  “为什么京津冀空气污染那么严重?跟区域内燃煤电厂和钢铁厂有关系是肯定的。但不是跟燃煤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而是跟这些燃煤工厂有多少做了严格的脱硫、脱硝、除尘有直接关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称。

  近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正式公布,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面对此种污染形势,压煤似乎势在必行。《细则》要求,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北京市净削减原煤1300万吨,天津市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省净削减4000万吨,山东省净削减2000万吨。

  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告诉财新记者,此次国务院下达的压煤任务,“无论对北京市还是河北省,都是非常艰巨,而且压力都非常大”。

  除了环保因素,不难看出,压煤也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号称“史上最严”的空气治理计划,2013年9月12日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65%以下”。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徘徊于七成左右。

  王跃思表示,压减、罚款和禁止等做法过于简单,不能什么都通过压和减来解决,治理空气污染,得“从管理入手,改造工艺,加强科学管理和法规制度,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长期有效”。

  一位接近环境政策决策层的人士也对财新记者表示,除了压煤,未来治理空气污染,还要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的排污量才行。

  对于京津冀9月以来的多项治气政策,从北京市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全国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近日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多位学者及环保组织人士表示乐见政府对大气污染的重视,但其中设定的目标能否实现,则是挑战不小,最终得看政策落实情况如何。

责任编辑:宫靖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