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瑞士金融机构看好人民币业务

2013年09月29日 17:40 来源于 财新网
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优势突出的瑞士银行业,亦准备分享人民币国际化盛宴
 

中瑞金融合作

西格曼告诉财新记者,自从中瑞今年7月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两国政府也开始准备开展金融方面的对话。这种对话可能会类似于中国和英国之间自2008年开展的经济财金对话。

瑞士银行界对对话主要提了三方面的意见,西格曼说。一方面是在瑞士建立人民币离岸交易枢纽,其次是加大瑞士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许可,反之也帮助中资银行在瑞士落脚,第三则是加大瑞中之间金融机构的教育与培训合作。

目前,瑞士尚无任何一家中资银行的分支机构。中资银行在这样一个金融中心的缺席令人不解。2008年底中国银行曾在瑞士设立一家私人银行,但四年后就宣布退出,转让给了瑞士宝盛银行(Julius Baer & Co.)

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或许是瑞士与中国开展金融合作最突出的比较优势。瑞士的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业务2011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瑞士银行家协会的报告称,中国身家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豪已经超过100万人——是包括瑞士在内的全球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竞逐的对象。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资产及以人民币计价资产也成为欧美主流投资产品之外的另类投资选择。瑞士银行业在瑞郎等其他非主导货币投资产品方面多年的经验,或许解释了许多投资者选择瑞士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在欧洲,虽然伦敦是人民币债券(点心债)的主要发行地,但有统计称这些债券的相当大部分购买者来自瑞士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

西格曼说,瑞士的私人目前主要可以通中“合格境外机构投者”(QFII),以及瑞在中国国内的子公司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这两个渠道,为中国的客户提供服务。

此外,西格曼也表示,瑞士在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与中国分享。瑞士目前有7000亿至8000亿瑞郎(约合4.7万亿到5.4万亿人民币)的养老基金,以私人部门的企业养老金体制为主。 

责任编辑:李增新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