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述评】移步东盟 剑指东隅

2013年10月01日 11:29 来源于 财新网
中国外交的特色之一就是“此间有深意”,往往在明面外交之下,暗合其他层面的考量。一明一暗,拿捏得当,或相得益彰
当地时间6月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乘专机抵达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开展国事访问,墨西哥外长在机场迎接。

  【财新网】(记者 张远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启海外之行。如同此前三次海外行程,习近平的第四次外访,依然将重心投射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根据中国外交部的介绍,习近平将访问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2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回顾习近平上任后的出访路线,首次出访是3月22日至31日,先访俄罗斯,随后访问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两个多月后,5月31日至6月9日,习近平在访问拉美三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后,赴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习奥会”。9月3日至13日访问中亚四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并出席20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

  中国外交素有重视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历史,但外访如此密集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实属少见。其主要原因还是与2008年缘起发达国家、并席卷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关。此番劫难,加速了原本已经开启的全球实力东移趋势,使得西方发达世界呈现一定程度上的相对衰弱。无论是筹备中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还是外汇储备库,某种程度上都映射着“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和经济秩序安排。尽管新兴经济体对新体系的尝试尚未成型,但雏形已具:进而分庭抗争,退而迫其就范。

  回到习近平首次东南亚之行,回想2011年以来围绕南海问题的龃龉争端,此行的国家选择颇费心思。首先回避了与中国有重要领土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尽管马来西亚同中国在南海也有领土争议,但相对而言比较温和,且中马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去年双边贸易额达948亿美元,中国连续四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连续五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国家中最大贸易伙伴。双方人文交流频繁,去年人员往来达260万人次,中国是马来西亚主要海外客源国之一。因此,相较领土争议,两国间合作的部分明显是主流。

  而印尼首先与中国并无领土争议。其次,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推进。去年双边贸易额达662亿美元,是2005年的4倍,中国目前是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尼连续三年成为中国在全球前十大、东南亚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而更重要的是,印尼虽为东盟一员,但其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以及近年国内相对发展良好的态势,使得印尼相较其他东盟小国更有独立发展战略的诉求。比如,在G20中,印尼作为单独成员加入,而其他东盟国家则作为一个整体加入。因此,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尼彼此借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扮演重要作用。

  因此,尽管中国与东盟间有着谈判南海行为准则的大背景,但习近平东南亚之行着重经贸和能源领域的目的明确——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东盟的地位,并强化与东盟的关系。而如果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频繁的东南亚之行做对比,中国在东盟用力之大的指向也很明显。

  中国外交的特色之一就是“此间有深意”,往往在明面外交之下,暗合其他层面的考量。一明一暗,拿捏得当,或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黄山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