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独立报告称非洲贫困状况止步不前

2013年10月02日 20:42 来源于 财新网
五分之一非洲人长期遭受食物、水、医疗和现金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半数非洲人间或遭遇短缺

  【财新网】(特派南非记者 刘虹桥)一份近日发布的独立研究报告称,虽然非洲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有所增长,但其总体贫困水平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连非洲最富有的南非和博兹瓦纳也不例外。

  这份报告由独立研究项目“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发布。“非洲晴雨表”是由南非民主研究所、加纳民主发展研究中心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进行的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政治、社会事务的长期研究项目。其研究数据均通过到户面访方式收集。

  报告称,虽然基于官方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做出的预测表明贫困率有所下降,但非洲大陆的贫困状况仍非常普遍。这表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祉并不必然惠及最贫穷的人,或实际经济增长数据与官方数据并不匹配。

  研究人员对非洲34国、共五万人进行调查后发现,每五个非洲人里就有一个长期遭受食物、水、医疗和现金短缺,研究者称之为“处于贫困状态”;一半人口仍经历间或性食物、水、医疗和现金短缺,这被称为“短期贫困”。总体来说,东部非洲和西部非洲国家分布着大部分贫困人口,北部非洲则相对最少。

  在这份研究中,研究人员设立“贫困指数”以对食物、水、医疗和现金四种生活必需品的短缺情况进行评估。从0到4,代表着不贫穷、缺乏四种生活必需品和完全贫穷状态。

  报告显示,毛里求斯、阿尔及利亚、加纳三国在消除贫困上的努力显而易见,这三国人口很少有人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而在多哥和布隆迪,大部国民常年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

  根据报告,即便在非洲最富有的南非和博兹瓦纳两国,处于“短期贫困”的人数也有所增加。2002年至2012年间,南非的贫困水平从0.71上升至0.81,而其年经济增长速率为3.6%。即便经济持续增长,南非的贫困指数排名仍为第六名。

  报告指出,在南非的贫困问题上,种族差异显着。研究人员对南非的贫困人口按种族进行细分后发现,南非黑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黑人,其贫困水平与马拉维和博兹瓦纳相仿,而马拉维的贫困指数排名为18名。

  数据显示,较低水平的贫困状况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密切相连,接入电网、管道供水和其它基础设施可显着改善较低贫困水平。个体受教育水平和区域内可获得的社会服务水平则是两项重要的扶贫指标。▇

  报告原文:

  http://www.afrobarometer.org/files/documents/policy_brief/ab_r5_policybriefno1.pdf

责任编辑:黄山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