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述评】奥巴马缺席又怎样

2013年10月06日 10:26 来源于 财新网
多边经贸合作本就不是非此即彼或零和游戏,只要对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经济增长有益,多种机制、形式都应受到欢迎

  【财新网】(特派印尼巴厘岛记者 李增新)美国总统奥巴马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如果这能为美国国内政治势力敲响警钟,防止未来再次发生,将最终提升美国在亚太事务中的执行力。而在亚太经济合作中,有可能形成多种合作机制,各方应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对待这些进程。

  奥巴马因政府停摆没能出席今年的APEC峰会,是10月5日在APEC峰会上的热点话题。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在当天下午的发布会上陷入了一个两难:一方面要解释奥巴马留在国内的必要性,也就是情况有多么紧急;另一方面又要告诉大家,作为一个国家美国没有缺席。

  从听众的反应来看,他的这项工作做得不是太好,几乎是在一遍遍重复一个结论却又论据不足:美国政府停摆是“政治时刻”“突发时刻”“政治蠢行”,美国一定会度过难关。直到在记者的提问下,说出“美国仍然世界最强”,“我代表美国,不是在这里呆一天,而是五天。”看来实在是有点逼急了。

  对奥巴马缺席APEC,从不同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首先,这一次美国情况确实严重,奥巴马必须呆在国内,找到预防此类事件重演的解决方案。从1976年开始,美国就规定对预算中的“自由裁量”支出部分(discretionary spending),需要国会逐年立法审批。从1994年以来,美国从来没“按时”通过预算案;从1981年以来已经有10次短暂政府关闭,最长的一次持续了26天。但这一次由于两党分歧严重,政府关门的时间可能会破历史记录。这还不是最坏,如果无法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将在10月17日前后对存量债务违约。

  《经济学人》评论说,最严重的问题其实是,立法遭到绑架,与预算案并不直接相关的“奥巴马医疗”(Obamacare)成为人质。如果共和党成功的话,就开创了一个先河,将来两党都会这么做。因此,奥巴马必须与国会一道,改变政治瘫痪的局面,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甚至包括选举改革。

  对APEC和其他对外经济政策上来看,奥巴马同样需要有“说话算数”的能力。过去的美国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的双边自贸区协定,如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治理改革方案,都曾经或正卡在国会。从这个角度将,政府停摆能否“坏事变好事”,提供一个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机会?

  其次,多边经贸合作的机制可能“再多也不嫌多”。多边经贸合作本就不是非此即彼或零和游戏,只要对推动投资贸易便利与经济增长有益,多种机制、形式都应受到欢迎。

  此外,各国都对其他人是否支持自己主导推进的经济合作进程态度非常看重,如果中国能够逐渐接受、支持甚至最终加入跨太平洋贸易合作伙伴关系(TPP)协定,那么其他主要国家对中国提出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观点是否也可采取开放的态度?

  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亚洲国家在2010年至2020年共需8万亿美元的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和2600亿美元跨国建设。行业分析称,仅从昆明到老挝首都万象修建一条铁路,就需要超过60亿美元,相当于老挝GDP,这是怎样都是掏不起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日访问马来西亚时提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想,不失为一种更为符合亚洲经济发展需要,也符合克里所称的亚太需要“供给侧”提升的需要。

  在APEC峰会期间,许多外国媒体得出这样的结论:奥巴马的缺席,会使习近平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他在7日的演讲也会是峰会的高潮和亮点。

  对一些亚洲国家来说,即使采用实用主义,“经济上看中国,安全外交上看美国”,也应该把眼界放开,注重实际效果。当然,美国也要尽快回到亚太决策的中心,将覆盖国家和领域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TPP协定盖上封印。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