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黄晨)桥又塌了。10月7日晚间,位于广东省道S356线惠东县白盆珠镇的旱坑大桥的70米桥面发生坍塌,一辆面包车刹车不及坠入下方20米深的水库,所幸车上2人获救。旱坑桥建成于1983年,全长94米。该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从通车至今刚满30年。
惠东县公路局局长黄贤国接受南方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初步判断垮塌原因“应该是外力”,并称有群众反映“有超载车辆经过”。
事件勾连起近年来频发的若干大桥垮塌事件。2013年2月1日,春节前夕,连霍高速河南三门峡段义昌大桥发生坍塌,官方调查原因是一辆载有烟花爆竹的货车行驶至桥上时突然爆炸导致桥面断裂,造成桥上行驶车辆坠入桥下,事故造成13人死亡多人受伤。
2012年8月24日,哈尔滨三环路群力高架桥匝道整体侧翻,造成4辆大货车坠桥,3人死亡5人受伤。由于事故桥面是阳明滩大桥的配套工程,而阳明滩大桥建成通车仅仅一年,大桥质量于是成为众矢之的。但最终官方将事故责任归咎于“货车超载”,对于桥体设计和建设的责任只字未提。
超载在近几年也成为引发大桥垮塌的常见词。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教授肖汝诚曾表示,与国外标准相比,中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抗倾覆能力要求较低。“只要车重一点,多一点,靠一边走,就可能出现破坏。这说明安全系数还不够。”
财新网盘点了2007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十余起大桥垮塌事故,事故大多发生于夏季,官方公布的原因可归纳为“连日暴雨”、“突发洪水”等,这些大桥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寿命仅有十余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