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胜寒|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于白宫宣布美联储主席提名,提名人选为67岁的现任美联储副主席耶伦(Janet Yellen)。一俟国会批准,其将成为美联储历史上第15位主席,同时也是首位女掌门。
美联储主席更替的人事安排可能会使FOMC(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决策更加谨慎并趋向于宽松立场。抛开耶伦著名的鸽派立场不讲,伯南克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在离任前拉开退出QE的大幕?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而,无论谜底如何,领导美联储在实现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顺利而安全地退出QE,这一历史重任很可能将落在耶伦的肩膀上。也就是说,解铃者不再是系铃人。
谁是珍妮特•耶伦?其知名度要远逊于其主要竞争者、前任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然而在美联储内部,她早已是继任伯南克的不二人选。由于9月15日,萨默斯已明确表示退出美联储主席位置之争,实际上耶伦上位的最大障碍已不复存在。关于这位未来的美联储主席,有些事情是市场人士必须要了解的。
首先,耶伦是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兼资深联储官员。她从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随后曾在哈佛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多所名校任教,还曾在克林顿政府内担任首席总统经济顾问。9月6日,斯蒂格利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力挺耶伦,称赞她是其“47年执教生涯中遇到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也是一位“极富才智的经济学家” 。9月18日,505名知名经济学家联名向白宫发出公开信,支持耶伦担任下任美联储主席,其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力和支持率可见一斑。
在美联储的工作中,耶伦自1970年代末即在联储任职,1994年以后例任美联储理事、旧金山分行行长、美联储副主席等职务,表现了出色的政策决策、公众沟通和行政管理能力。因此,以耶伦的资历接替伯南克可谓深孚众望,其专业素质之强也勿庸置疑。由这样一位“内部人”来接任主席,也是联储上下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耶伦的丈夫乔治•阿克洛夫也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曾因“信息不对称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次,耶伦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判断上有着良好记录。在担任总统经济顾问时,她的一项主要工作即是经济预测。在美联储工作期间,2007年6月她曾准确预见到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2009年3月,当伯南克认为经济复苏已“初见萌芽”(Green Shoots)时,耶伦却认为“复苏步伐之慢令人沮丧”。基于对经济周期的准确判断,耶伦的政策主张被认为大多是正确的,其中即包括了激进的QE措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耶伦的经济学主张偏左,在美联储的决策上有明显的鸽派倾向。她早期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就业、工资和社会福利,支持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表达了传统的凯恩斯学说主张。加入美联储以后,耶伦一向以其鲜明的鸽派立场而闻名。她强烈支持伯南克一系列大胆的货币政策举措,将促进就业作为联储政策的出发点和核心目标。这与萨默斯主张结构性改革、强调放松监管的政策立场形成强烈反差。某种意义上讲,耶伦与萨默斯的美联储主席之争,也是鸽鹰两派货币政策主张之争,对未来联储的政策走向更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预见,如果最终成为美联储的新掌门,耶伦可能将最大限度地保持伯南克宽松政策的延续性。在耶伦的领导下,即使美联储在不久的未来做出了缩减QE的决定,其整个的退出过程也可能是相对缓慢甚至是滞后的。对于美国及全球经济而言,这一前景究竟是祸是福,只能交给历史去检验了。
(作者为旅美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