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温秀 刘卓哲)华东和华南地区房贷收紧之风终于刮到了北京。根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银行的钱紧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大行小行均不同程度受到贷款规模限制,此外房贷业务给银行创造的价值有限,也是各银行对房贷业务态度日渐消极的原因。数位资深银行人士表示,如果信贷规模没有较大幅度的松动,房贷紧张局面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个人房贷这块我们已经全面叫停了,贷款额度紧张,额度也都放给小微了。”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某人士10月8日向财新记者透露。
上述人士说,民生一直以来也不是房贷放款的主力银行,“毕竟,小微才是民生一直看中的业务”。
“一方面,从存贷比考量,民生贷款额度并不高,否则也不会在国庆前全面上调个存款利率揽储;另一方面,即使有额度,小微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央行基准利率上浮20%,相比房贷更赚钱。”上述人士介绍。
记者从平安银行北京分行了解到,除了少量一手房贷款,平安已经基本不做房贷业务。
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我爱我家北京某区域主管告诉财新记者,今年8月15日以来,特别是9月,明显感受到了房贷收紧的政策影响。“今年8月15日之前,客户到我们这儿买房,一般来讲我们拿到85折的利率优惠是很正常的现象。审批时常在半个月上下。但9月以来,房贷折扣基本上拿不到,有的甚至是上调10%—15%。”上述人士说。
据介绍,链家和我爱我家此类房地产中介公司每年都会跟指定银行签署年度房贷总额度。“我爱我家是与建行和工行签协议,链家一般跟建行和光大签。协议都是与总行签,所以一般来讲支行之间是可以调度额度。往年来说,房地产中介公司跟大行的合作都很顺畅。但今年,的确感受到了房贷收紧的政策。即使合同年没到期,过往的优惠政策9月以来也不见了。”上述我爱我家人士介绍。
前述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人士预计,房贷收紧的政策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这是总行的决定,相比其他省份,北分算收紧比较晚的。”
有大行高管坦言,当前的房贷现状主要是三个因素所致,且短期内仍将制约银行房贷业务的发展。
首先是是规模约束,当前多数银行都受制于贷款规模,“规模是真紧张,大行小行都如此”。
二是房贷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不高,银行拼份额的兴趣下降。前述人士直言,在信贷规模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必然投向更具价值创造能力的领域。过去不少与银行很重视市场份额,存在“拼规模争老大”的心理。
“某大行上半年大量将资源向房贷倾斜,初衷就是保住市场地位,但结果是贷款收益率下降”。前述人士称,多数贷款买房的人,在购置首套房之后,基本就沦为了“房奴”,很难对银行有更多的价值贡献,而且在规范经营行为,不准乱收费的风口浪尖,其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也无济于事,而不少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都是大头。房贷业务的综合收益不高,导致银行有限的信贷资源必然向其他领域倾斜。
三是目前不少银行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房贷+开发贷)的占比已经比较高,无论是贷款的集中度还是潜在风险都比较高,在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和波动存在普遍担忧的情况下,进行存量贷款投向的结构调整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