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近日,2013年23号台风“菲特”重创浙江,造成多地受灾。其中,宁波所辖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官方称,目前余姚市70%以上城区被淹,全市83万人受灾。不过,目前水位已出现下降。
新华社报道了这一消息。另据余姚市政府新闻办@余姚发布消息,截至10月10日下午13时,余姚水位已经出现下降。目前余姚城区已恢复80%供水,52万份水、面包、方便面等救济物品已到位,正在各救济点分发。10月10日,还将有40万份救灾物品运抵余姚。
暴雨史无前例 损失巨大
据中新网10月10日消息,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水利部门获悉,此次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使甬江流域在4天时间内的平均面雨量达到440毫米左右,超过2012年正面登陆的“海葵”台风,特别是甬江流域面雨量接近百年一遇。
其中,灾区余姚的总降雨量达7.5亿立方米,相当于68个西湖的总水量。
据浙江省民政厅网站消息,10月9日下午,浙江省民政厅已调运100艘橡皮艇到余姚,并派遣一个紧急救援协调小组到余姚灾区。10月10日早晨,救援小组抵达余姚。
余姚市为县级市,全市户籍人口超过83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为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也是新石器时代历史遗存——“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地。
10月9日,新华社记者在余姚市区看到,该市主城区仍处于一片汪洋中,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大量小汽车被积水淹没,道路瘫痪,多个街道水深超过1米,当地大部分地区仍停水停电无通讯信号。目前,学校、单位和工厂都已停止运行,部分民众无足够食品。
据浙江省水利厅初步统计,截至10月9日12时,因受此次台风影响,浙江省11个市80个县(市、区)986个乡(镇、街道)874.2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103.92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4人,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
城市内涝严重 应急反应敲响警钟
据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宁波发布,宁波市防汛救灾指挥办负责人就“为何此次余姚受灾最为严重”时称,一是台风过程县域降雨余姚为560毫米,为全省最大,且主要集中在2天时间内;二是甬江流域的奉化江流域与余姚所在的姚江同时出现大洪水,导致宁波市三江口洪水叠加,高水位持续不退。三是余姚上游的上虞也同时遭受强降雨,导致域外来水较多。
据钱江晚报消息,余姚市三防办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内涝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整个陆埠镇农田多,地势相对较低,创新高的集中降雨量和姚江水位让镇中心水漫金山;第二,陆埠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采用自由式溢洪。当水位高于最大限额46.19米时,水库便自动溢流。
此外,宁波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是20年一遇24小时排出,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一般为一年一遇,重要地区或者有条件建设的地区达到三五年一遇甚至更高。但是,这次台风的降雨雨量大并且集中,已经大大超过了相应的设计标准,这加剧了内涝。
水利专家也表示,宁波有一半面积都处于甬江流域,因此,此次台风引起的水灾才会如此严重。而在重灾区余姚市,总降雨量高。加上高潮位顶托及河网水位居高不下,导致积水迟迟难以排出。
台风“菲特”是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2013年10月7日凌晨1时15分左右,“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菲特”一度打破浙江省瞬时风速纪录——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出现17级以上的极端大风。
登陆当天的10月7日,浙江全省面雨量149毫米,为该省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面雨量。其中浙北和沿海的杭州、宁波、绍兴、湖州、慈溪、余姚、瑞安等13个市县日雨量均破当地历史纪录。█
(财新记者 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