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曹文姣)近两年P2P行业发展迅猛,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近日国内发布的一份P2P投资者调查报道显示,“草根”群体占据P2P投资者的大部分,九成投资者获得过正收益,与此同时,大部分的P2P平台处于亏损状态,行业现状无监管、无门槛、较混乱。
10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与国内网贷行业门户网贷之家联合发布了《2013年P2P投资者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年收入10万以下的投资者占比60%,年收入20万以上的占比仅15%。P2P投资者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区域,以分布地区的经济水平来衡量,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收入较低的“草根”群体,几十上百元就能投资的P2P行业为“草根”群体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投资选择。
由于“草根”群体的理财渠道有限,很多投资者也会重仓P2P,报告称,34%的投资者将八成以上的资产投入到网贷中,55%以上的投资者将50%以上的资产投入到网贷行业。不少P2P投资者“痴迷”P2P,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在P2P投资中尝到了甜头。调查结果显示,94%的投资者在P2P行业获得了正收益,其中87%的人收益率高于18%。
P2P行业投资者的预期收入普遍偏高,只有3%的投资者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8%以下,61%的投资者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24%,这对于融资企业而言,成本依然偏高,但比起民间高利贷来说还是要低。
报告表示,P2P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均衡、合理的利率水平。目前,一些大的品牌平台的利率水平已经下降到10%到18%左右,日趋合理;而一些新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年化利率往往高达30%甚至40%以上,一些投资者片面追求高收益而放松了对风险的警惕,58%的投资者愿意投资上线1个月以内的新平台。
报告强调,平台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可能随着平台数量的增加和风险的积累而越来越频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刚刚上线的新平台。但投资者普遍看好P2P的发展前景,虽然27%的人在投资中承受过损失,但只有6%的投资者表示会降低网贷投资额度。
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来看,P2P投资的风险似乎并不大,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获得了正收益,且收益较高,这其实是以平台提供担保为背景条件的,风险由平台首先承担了,投资额很面临的风险被大大弱化。
报告称,平台垫付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使得P2P行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但垫付使得风险集中在平台上,平台较难盈利。与94%的投资者盈利的情况相反,目前的P2P平台很少有能盈利的,大部分平台都是亏损的。以开创担保模式的红岭创投威力,其近年来累计垫付数千万元,侵蚀了很多利润,使得平台在P2P业务上获利并不多。
报告分析称,这种情况是中国信用环境所决定的,中国P2P平台背负了比国外同行更大的风险,必须在不断在风控手段及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