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IMF:为货币政策正常化做好准备

2013年10月13日 08:51 来源于 财新网
新兴市场要对近期、中期的经济形势有预判,在财政政策和结构问题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发言。Molly Riley/东方IC

  【财新网】(特派华盛顿记者 唐家婕 陈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10月10日在华盛顿IMF/世界银行秋季年会上回答财新记者提问时表示,IMF已经对中国银行和信贷领域表示担忧,希望中国能够继续从投资向消费驱动转型,参与全球经济稳定进程。

  拉加德表示,新兴市场需要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做好准备。“新兴市场要对近期、中期的经济形势有预判,在财政政策和结构问题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

  新加坡财长、IMF政策指导委员会主席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同场记者会上表示,新兴市场应当意识到,货币政策最终将正常化,重要的是关注中期财政政策调整以及结构改革。

  他预计,未来私人投资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点之一。

  同日发布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公报称,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是增长依然疲软,下行风险持续存在,新的风险出现。“发达经济体的活动出现了可喜的改善迹象,但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有所减缓。我们需要在近期所取得的进展的基础上,实施力度更大的、连贯一致的政策,以实现强劲、可持续、均衡的增长,同时努力缓解市场波动。”

  公报称,美国的复苏在巩固,日本采取的措施已促使经济开始恢复,欧元区正走 出衰退,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正在加快。随着经济增长持续增强,最终将实现货币政策的正常化。

  “对于这种正常化,应确定最佳时机,谨慎做出安排,明确加以沟通。各国在本国具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灵活地实施中期财政计划,着眼于近期经济状况,支持增长和就业,同时使政府债务走上可持续道路。”

  在新兴经济体方面,公报指出,一些经济体的增速降到了一个更可持续的水平。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框架总体而言较过去更强,但国内结构性挑战依然存在。近期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使一些国家面临新的挑战。

  公报建议,新兴经济体需要保持包括汇率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为了应对大规模、波动不定的资本流动带来的宏观经济或金融稳定风险,在实施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同时,还应采取审慎措施,适当时还可采取资本流动管理措施。” 

责任编辑:李增新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