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足球争议不得诉诸法院?球员、教练员欠薪如何申索

专栏作家 蔡果
2022年07月29日 10:59
球员、教练申索欠薪屡吃“闭门羹”,彰显的是一个法律问题,即对于足球类纠纷,法院、足协仲裁委、劳动仲裁委“三不管”的管辖真空。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足球俱乐部解散后,职业球员、教练员欠薪申索的法律救济途径
2022年7月24日,北京国安公开训练。图:视觉中国

  2022年7月31日,对于存在欠薪问题的中国各足球俱乐部来说,是一个关键节点。

  2022年4月,中国足球各级职业联赛启动前,取得准入资格的中超、中甲、中乙共56家俱乐部被要求分三个阶段解决2021年赛季前的欠薪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如果2022年7月31日前未能支付2021赛季及之前欠薪总额的30%,相关俱乐部将被扣除联赛积分3分,并禁止在2022年赛季第二次转会窗口注册新球员。

  这是足球行业所做的自治响应,针对职业联赛欠薪问题积重难返,且被欠薪球员、教练员的申索尝试经常被法院与劳动仲裁机构拒之门外的情况。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纪英男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