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担忧
8月26日(周一),王永春的被查并未涉及上市公司,因此对资本市场影响有限;然而次日公布的三名高管被调查,直接导致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崩跌。
8月28日复牌后,中国石油H股一度低见8.14港元,下挫5.90%,收于8.27港元, 跌4.39%;A股低见7.81元,下挫2.25%,报收于7.95元,跌0.50%;昆仑能源最低报10.74港元,暴跌14.63%,收于10.88港元,跌13.51%。
有外资投行分析师指出,由于目前没有公布进一步的调查细节,很难量化对公司运营产生的损失。
资本市场可以参考的一个先例是2007年6月,时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0386.HK)董事长陈同海因受贿辞任一事,当时中石化股份股价在后续的一周内下跌了3%。
上述分析师指出,市场期待披露更多的调查细节,但认为事件对中石油营运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尽管可能会暂时影响中石油出售资产的大战略。
瑞银报告指出,李华林的被调查及实时辞任,令昆仑能源面临的管理风险增加,加上看淡其基本面因素,重申“沽售”投资评级。报告指,企业管治风险、管理层变动、加上政治风险增加,将会成为拖累股价的因素;董事长李华林辞任,将会对公司的发展策略构成冲击,同时令中石油为其注入资产的憧憬因此减退。
中石油旗下H股相对A股反应更为强烈的原因之一,就是海外投资人对中国央企及大国企的担忧。一名海外投资人分析称:“尽管中央反腐长期而言反应正面,但担心这次对中石油的调查是‘杀鸡儆猴’,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央企及大国企受牵连。”
目前海外投资者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过于担忧,资金纷纷外逃新兴市场。而对于中国,他们更认为目前的局面深不可测,一切都可能存在变数。中石油高管的丑闻,尤其是蒋洁敏的落马,相信会让这种担忧更为现实而强烈。
“我走访过全球主要的石油公司,但中石油总部之奢华令我咋舌。”一名长线基金的外资基金经理说。
他表示,“中石油和昆仑腐败案的启示是,中国的腐败已经渗透到国际资本市场,是权力、资本和市场的结合。”
另有资本市场人士说,香港股市有不少投资者追捧昆仑能源,其中逻辑就是利用中国的制度漏洞,有“傍大款”的心态,“别人吃肉,可以跟着喝汤”,因此这次出事,投资者也要“愿赌服输”。投资者的价值观不同,也决定了投资策略。
“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中石油的事件肯定不是孤例。”上述外资基金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