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刘国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来龙去脉(下)

2013年09月17日 15:33 来源于 财新网
过去一直在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了20多年,但是好像转变得很慢,老是在提,但是看不到头

转方式为何成效不彰

  财新记者:从“九五”计划开始,国家就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至今日,成效不彰。你认为,主要原因何在?应如何有效推动两个根本转变?

  刘国光:我们现在还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在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在讲要搞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其实,两个模式转变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搞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还是我们今天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双重模式转变”在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作为客观进程的描述,而是作为一项经济政策,内容也比过去更丰富、更完善了。

  我们过去一直在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了20多年了,但是好像转变得很慢,老是在提,但是看不到头。

  为什么呢?这一方面是由于过去若干年,我们还是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追求数量,追求GDP,重“量”轻“质”所致。速度快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就会变慢,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的进程就会变慢。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被扭曲了,我们过去强调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片面强调市场的作用,相对而言忽视了市场经济前面的定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得多了,社会主义提得比较少了,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形成两极分化。

  十八大之后,各种内外因素逼迫中国经济增速不得不缓缓下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阶段。现在改革也到了一个转折点,过去造成了财富和收入的两极分化,现在要向共同富裕方向逐步扭转,向社会主义方向扭转。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了十八大之后有盼头了,完整地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统一,大有希望。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