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印尼“钱王”:印尼不会再陷危机

2013年10月09日 15:31 来源于 财新网
目前印尼大商家的财务结构要比1998年时好很多,印尼政府的外汇储存也是五倍于1998年,近两个月中国经济的上调更是有利于印尼出口

机遇与责任

  财新记者:你在几十年间可以说建立起了一个商业帝国,跨很多行业。你觉得建立一个商业帝国,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企业家的最终奋斗目标,还是说你是在这一路上抓住了一些机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这个商业帝国?

  李文正:我想,一个企业的形成,机遇是很重要的,并不全是个人的作为。举一个例子来讲,我是在1950年开始进入到这个市场,我本身并不属于家庭很富裕的情况,没有很多的资金可以运用。但那个时候恰恰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它的民族经济之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这其实就是机遇,如果是在一个很发达的社会里面,我一个穷小子,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机会了。这是第一。

  第二个就是从1980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时代。那个时候恰好有一个美国朋友跟我说起经济全球化,问我是不是愿意把整个企业的管理跟财务结构做一个重整。于是那个时候我就请了二十几个美国人在我的公司里工作。这是人力资源的全球化。之后通过这些美国人的工作,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结构得到改善,我们就接着进行了资本的全球化,让外国资本进来,包括美国的、日本的、香港的、新加坡的、欧洲的。有了这些资金以后,我们又借助外国的人力资源,到海外去发展业务,走出去,这是业务的全球化。应该说我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搭上了顺风船。

  我认为现在是“中国音速”的时代,因此我特别注意根据中国的发展情况来制订我的战略。如果能抓住其中的一些机遇,我相信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一点。

  财新记者:财富,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并不是完全正面的东西;在香港,最近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香港富豪留港的决心。财富在印尼老百姓的眼中是被怎样看待的?

  李文正:到现在为止印尼老百姓对财富的问题,敏感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并没有出现你提到的现象。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作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是必须要有的;而一旦你对社会有了责任感,你的财富问题就会慢慢淡化下去。

  财新记者:讲到企业家责任感,最近在中国也产生了比较大的争议性,这包括企业家谈政治和做慈善,在老百姓中产生的争议很大。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文正:我认为做慈善是尽社会责任,并不是做秀给人家看。我感觉到大陆有一些人做慈善是过分做秀,这可能会在社会间引起一些争议。所以我是比较倾向于默默耕耘,就按照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做,并不做宣传。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