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退耕还林等待重启令

2013年10月18日 08:10 来源于 《财新周刊》
涉及中国2.44亿亩耕地命运的退耕还林政策,迟迟未明朗化。是重启还是继续暂停?

1.39亿亩尴尬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中国不再补贴已有1.39亿亩退耕还林土地,该工程面临前功尽弃的危机。

  1999年,中国就规定,按照退耕还林核定的面积,对退耕农牧民提供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生活现金费补助。

  彼时,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则补助粮食100公斤。此外,每亩退耕地每年还有生活补助费20元。

  从2004年开始,中央补助退耕户的粮食按每公斤1.40元折算为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和每亩50元的种苗和造林费补助不变。

  周鸿升告诉财新记者,现有的1.39亿亩退耕地还林,90%以上的是生态林。国家现行政策对生态林的补贴期限为两个周期,共计16年。

  从2013年开始,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将陆续到期。16年的补偿期,对于生态林而言太短。按照“谁退耕、谁种植、谁受益”的政策,没有国家的补贴,农民势必将砍树复耕。

  实际上由于取消粮食税和实施种粮直补,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毁林复耕苗头。

  吉林省辽源市林业局退耕办一位李姓主任告诉财新记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很受农民欢迎。当时农村税负较重,粮食价格不高,退耕还林后,少劳动还有粮食,还有钱,农民很愿意退。

  2004年,国家对农业生产实施“一免三补”,免除了农业税,种植粮食还有各种补贴。在辽源,一亩普通地一年生产的粮食收入加上补贴有1000多元,而退耕还林地每年收入只有200斤稻谷和156元。“相比之下,差距太大,农民开始感到不划算。”李主任说。

  2007年退耕还林被叫停后,辽源农民退耕生态林地的收入出现下降,每亩只有100斤稻谷和70元现金。

  一边是不断增加的种粮补贴和上扬的粮价,一边是减少了一半的退耕还林补助,种树与种粮的效益差距越拉越大。于是,一些地方出现了林中有地、地中有林现象,一些地方农民甚至毁林复耕。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辽宁省彰武县副县长孙奎元说,退耕户每亩的收益(包括补助款等)要比种粮户少600元。该县林业局退耕办负责人直言,当地几乎所有退耕户都有复耕的愿望。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