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至上
要说服人们不要怕,用不着怕,而只有高举宪法至上的旗帜,执政党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财新《中国改革》:人们都说中国宪法的不少有利于民主法治的规定没有得到切实贯彻,你怎么看此问题?
李步云:这个看法我觉得应该作一个补充。中国有宪法,但宪法还不完善;它基本反映了我们的现状,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我们不仅要有一部好宪法,而且要求它得到彻底的落实,具有很大的权威,它体现的基本原则得到实现。
现代宪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我把它归结为民主、法治、人权。这也是我提出依宪执政的四要素:民主、法治、人权、宪法至上。其中前面三个是实质内容,第四条宪法至上,就是宪法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形式要件。
我们要说服人们不要怕,用不着怕,而只有高举宪法至上的旗帜执政党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我之前给重庆的领导班子讲课时曾说:中华民族要伟大复兴,执政党地位要巩固,做到12字就可以:第一是促发展;第二是保民生,对此我很乐观;第三是反腐败,解决这个问题非常之难;第四是依宪行政。反腐败最根本的问题是制度问题,民主、法治、人权做得不好,腐败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依宪执政。而这一点正是我所担心的。
财新《中国改革》:在中国实现法治,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处理党与法的关系问题。
李步云: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这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
认为党的优势建立在权力上、党掌握的权力越大越集中,执政党地位就越巩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财新《中国改革》:你说过,实现法治的进程也需要30到50年,需要这么长时间吗?中国能等这么长时间吗?
李步云:主观上看,这一历史进程的快慢,将取决于政治家们的远见卓识和胆略,取决于法律实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良心,也取决于法学家们的独立品格和勇气,还取决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醒与行动。
早在1987年,我在回答美国著名法学家路易斯·亨金的提问时曾说过,我对中国的民主法治是乐观的,四点理由:
第一,民主、法治、人权是中国全体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所在,任何政党都不能违背这一意志。
第二,市场经济不可逆转,必然带来我们观念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
第三,对外开放进程不可逆转,中国和世界已经联系在一起,再往回走是不可能的。
第四,我们未来的各级领导,将越来越年轻,也越来越有知识,视野开阔,越来越没有历史包袱。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没有人能阻挡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历史大趋势。 ■
李步云为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 我对中国民主法治是乐观的——专访李步云
- 2012年11月29日
- 我对中国民主法治是乐观的——专访李步云
- 2012年11月29日
- 律师是民主法治的推动力量
- 2012年09月19日
- 律师是民主法治的推动力量
- 2012年09月19日
- 李步云:宪政是自由的保障
- 2011年11月22日
- 李步云
- 2010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