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神话破灭后的日本能源政策

   应当认真评估核电的安全性、作用和意义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新的核能安全标准,在安全、科学、可信、经得起各种灾害和恐怖袭击的条件下,合理发展核电

几点启示

  应当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制定新的安全标准。

  核能技术虽然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但其中还有太多的不可知因素,况且技术发展无止境,不可能断言“技术成熟”。

  此外,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特别是一国的危机管理水平、政府执政能力等,都会影响核电安全保障。因此,再先进的电站也需要人来管理,再高水平的技术也要人来操作,如果人的管理不当、操作失误,那么技术越发达,事故越严重。此外,核能的原料供给和技术提供也会产生风险,对核燃料进口的国家容易产生对输出国的依赖,包括核能利用技术和核废料处理的依赖。

  因此,应当认真评估核电的安全性、作用和意义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大幅度提高核电安全性,制定新的核能安全标准,在安全、科学、可信、经得起各种灾害和恐怖袭击的条件下,合理发展核电。

  重新调整核电发展计划,稳步谨慎地发展核电。

  核电不仅关系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还涉及国防、国际关系和外交,应当慎而又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顾及当前的经济需要和利益,也要考虑今后长期的利益和潜在成本。

  福岛核事故提醒我们:应当重新考虑审核核能的经济性,重新评估核能的安全性和政治经济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制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上,不应把核电的比例定得太高,以避免产生对核能的过度依存。

  要听取专家意见但不能完全相信专家断言。

  福岛核事故的教训之一是政府与电力企业、学者结成了一个自认为“绝对科学、绝对权威”的“原子能村”,过度相信了核专家意见,制定了过于自信的能源政策并将其作为国策。

  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核恐慌,国内外有些专家和权威以为反应过度,并以核电事故的概率大大低于空难事故和火车汽车交通事故为例,以自己的核电技术为第三代、第四代,比日本的核技术先进,核电站建在内陆地区为理由,坚持认为核能安全,不愿调整核能发展计划。这是一种危险的态度。日本的经验证明:我们有理由担心过于自信有可能导致忽视安全和社会影响而大跃进式地发展核能。

  福岛核电站事故给日本一个严重教训:要听专家的意见,但不能过分相信和依赖专家。为此,日本内阁府和经产省促成了由政府官员牵头、科技专家、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和新闻媒体组成的委员会,定期讨论核电和能源政策各种意见。与此同时,媒体也经常举办市民讨论会,广泛地听取各界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

  核能安全不仅是能源安全问题,也是国家安全问题。

  在应对福岛核泄漏事故时,东京电力和日本政府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不得不求援于同盟国美国和核技术大国法国。

  在这些大国和高技术的帮助下,日本暂渡难关,但这些深度介入通过卫星、直升机、潜艇和测量仪器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高清晰度图像,收集到大量的日本国家情报,将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军事和涉及国家安全的许多方面暴露无遗,这些都会给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日本是美国的同盟国,日本核电站使用的是核能大国美国和法国的技术,但是,如果核事故发生在不愿外国特别是欧美介入的国家,那就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局面,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警惕核电事故引发国际性核公害。

  这次核泄漏事故以及放射物质控制的长期化,可能导致一次新的公害危机,即核污染公害。

  这次核泄漏和核辐射涉及面积大、影响人口多,人们对这次污染的深刻性还处在认识不清和担忧之间。由于这些核物质的半衰减期很长,有理由担忧将来日本人因核辐射发生像上世纪60年代公害病那样的危害,特别是影响到下一代健康。

  一般的废弃物和空气污染问题,目前已有有效技术和措施可以处理和防治,其影响也是局部的,但这次核泄漏的污染物已漂浮到许多国家,造成跨国界的国际性污染,即使是微量的,对人体没有致命的损害,也已经给世界带来了核污染恐慌,其影响已超出以前的环境公害。

  警惕核事故引发政治和社会危机。

  日本国民面对巨大的震灾和核污染危机表现异常冷静和有序。

  究其原因,一是自律自给的国民性和很高的国民素质;二是有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和应急体系(比如,核安全法、核辐射赔偿制度);三是地方、企业和个人的自救体制(比如自我解救、困难分担、自己避难);四是平时的防灾训练;五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技术先进,国民富裕,财力充足,因而可以调动大规模的经济和技术资源来应对灾害并尽快复苏经济和社会秩序。

  与日本相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像日本这样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统一的国民性,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富有和拥有对应核泄漏的技术和设备,更没有像美国那样的盟国来支援,再加上一些国家的核电站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应急措施不健全,因此,如果发生类似的核事故,不仅其直接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会出现社会恐慌,引发大规模动乱,甚至导致政权更迭。

  我们处在一个“超信息时代”,一个小事件、一条微博就可能引发政治和社会动乱,这对一些社会结构不稳定、突发事件频发、市民对政府缺乏信任、收入差距巨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国家来说,核事件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引起社会动乱,切不可掉以轻心。 ■

  雪原树人,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薛冰,高盛日本证券分析师;

  雪原千里,日本金城学院高校非常勤讲师。

  本文系日本学术振兴会亚洲核心项目,野村财团资助研究项目。

评论
视听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