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谈电影《中国合伙人》

2013年06月14日 20:41 来源于 财新网
个人真正实现尊严、自由、心灵得到慰藉,得益于文化和法律、政治的开放

  【财新网】5月31日下午,因电影《中国合伙人》公映,“腾讯大讲堂”邀请该片导演陈可辛、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等各界人士,与法学教授高全喜等评议嘉宾共话“一代人的青春与梦想”,从多角度讨论电影、人生与社会,特选摘对谈实录,以飨读者。——编者

  挣大钱有多重要?

  冯仑(企业家、北京万通控股董事长):陈导跟我讲有这样一件事,要帮忙做一下。这是义务,朋友的事都得当大事办,办就得办好。而我不习惯别人老说话,看着别人说,我一句话不说,就有点HOLD不住,结果说了两句。陈导拍了下来,最后是否用完全取决于导演。结果没有被剪掉。之所以说话,纯属性格问题,不是属于演戏问题。今后只要朋友找我帮忙,我就不管了。

  他们很认真,一下飞机就给我早点吃,帮完忙后我又去机场。这个片子没出片时,为了提意见我去看了一下,跟陈导进行了交流。岁数大了,往回看,感受多。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应该往前看,往回看没感觉,说明你不在状态下。没出片时我完整看了,首映时看了一大半。岁数大容易被感动,我被感动了,这是个非常好的电影。

  我提的都是外行的建议,我看时画外音很多,老干扰我看电影。一会儿成东青说一段,一会儿孟晓俊说一段。后来他们告诉我:这现在是一个时尚,电影似乎都该这样。我说那就当我没说,我是外行。有些电影要看,自己能看明白,是一种手法或者导演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创作角度。另外,我感觉有的地方演得忒使劲了些,尤其撒钱那段。我还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发财以后的第一感觉。我认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出了事,后来就消失了。他告诉我,他挣钱后第一天是跟老婆一起,住的是平房,一回家就拿顶门杠子把门顶上,破窗户,月光洒在床上,两个人坐在床上数钱,数了一个晚上,老怕数错,数了一遍又一遍,很高兴。他说这是人生最高兴的事。两个人在月光下数钱,数了一个晚上。他什么时候跟我讲这件事?他钱很多时,开了夜总会——后来牵扯到很多官司。他说现在不幸福,第一次挣钱才是幸福:在月光下,破窗户,月光照下来,把门顶着,怕人进来,在床上数钱。所以我觉得扔钱、撒钱这个演得有点太使劲了,我是外行。 

  陈可辛(影片《中国合伙人》导演):今天必须要说,我不是来辩护的,但我很不喜欢那个镜头。当时是编剧写给我要把钱扔上去。我说,我不明白。我小时候家里恩没有什么钱,想象自己有钱肯定是一张一张数,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但从来没有试过有多少钱。编剧说你相信我,这么拍,观众一定很High。我就这么拍了,团队里的每个人说这样好看。编剧让我相信他,大陆每个人都干过这个事。拍完后,剪预告给中影看。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编注)说,这个镜头能不能长一点?那肯定是预告片里最有价值的,是否可以再加两秒。于是,我只能尊重市场和观众的意愿。

  主持人:徐总干过撒钱的事吗?

  徐小平(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我做天使投资等于是撒钱,我经常说“视金钱如粪土,撒向万亩良田,让新一代的中国合伙人种出人生的黄金果实。”所以,我喜欢撒钱这个镜头,希望更长一点,让钱撒得更猛烈一点。冯总讲到,他参加这个电影是帮朋友忙。而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责任。最早,韩三平找到我,想拍一部“中国梦”的电影,新东方是最经典的“中国梦”。我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写一个小说,不写俞敏洪,就写自己海归回国创业半自传体的故事。新东方是社会现象,我们尽了人生最大努力打造了这个品牌,尽量让每个家长知道我们,让我们服务。我们有责任、有胸怀坦然接受社会公众的评说。所以,经过深刻思考以后,我写了这个东西。陈导说,改编之后用了我的15个字,我很“生气”,结果一看用了18个字。我很高兴在电影最初时,我能提供一点灵感。

  主持人:您对这个片子富有深情,从您的微博上我看出了您的深情表白。中国有个传统是“文人相轻”,编剧是否也“相轻”。财神兄本身也是编剧,以编剧的角度,你怎么看这部片子?

  宁财神(知名作家、编剧,代表作《武林外传》《大笑江湖》 等):从技术上来说非常完整,从导演、编剧来说,不可能做得更好,已经很完整了,只是我不太喜欢里面的价值观。比如,教育是不是一门生意,上市对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盲目扩大对于品牌有好处?是在美国上市好,还是在国内上市好?特别仓促地在美国上市对企业事实上有多少影响?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但是,电影以青春、撒钱的镜头就带过去了。对我来说,这非常苍白、虚伪,特别不喜欢。

  主持人:陈导说过不回应,所以我们不给陈导回应财神的机会。洪晃姐是“毒舌”,你怎么看这个片子?喜欢还是不喜欢?为什么?

  洪晃(BNC薄荷糯米葱中国设计师店投资人、《ILOOK》杂志出版人):我一直是陈可辛导演的粉丝,非常喜欢他的电影。对这部电影,我跟财神的角度差不多,电影本身很有意思,该掉“鳄鱼眼泪”的地方也掉了鳄鱼眼泪,很打动人。但是,这里面的价值观我不认可。

  陈婷(太美集团执行总裁、太美传媒CEO):电影里合伙人的故事,是我非常熟悉的,觉得价值观没什么问题。我做财经媒体多年,关注和书写过的,都是这样的故事。过去看的电影,感觉离我的生活很远。这部电影离我的生活很近,所以觉得很好看,这是第一。第二,提到初心,企业家成功后,合伙之路走一段,可能走不下去。如果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大家寻找到最初出发的那颗心,也许合伙之路能够走得特别长。

  主持人:是的,电影的标题是《中国合伙人》,可放眼望去商界多是“中国散伙人”的故事,徐总怎么看?

  徐小平:俞敏洪、王强和我都还是合伙人。新东方有6个合伙人,现在有4个新东方合伙人一起,为新一代的中国合伙人创造新的梦想。我们投资最重要的是看团队,有没有两、三个人互补的团队,创造财富,也创造价值观。我想问洪晃和宁财神先生,这没有任何挑战的意思,你们不喜欢里面的什么价值观?

  宁财神:是否要上市?是否要特别有钱急速扩张,是否把教育产业做成生意才是成功?

  徐小平:人生的梦想,从怕饿死到最后创造很多财富,为社会创造无数就业岗位,这是不是人生需要做的事之一?成功不一定是人生一定要做的事,但成功是不是有你的人生?你的名字是财神,而且是“宁”财神,宁可做财神。

  主持人:这正是片中成东青和孟晓俊的冲突。

  洪晃:还有在人的生活里,成功是不是那么重要?我是中国设计师,有一个店、杂志。管我们这个店的都是小年轻,我带他们去看这个电影。他们说:“你怎么带我们看这么狗血的电影,什么意思?”这里面,人生中必须竞争、战胜、成功,而成功的象征就是挣到很多钱。在我周围的年轻人里,觉得这并不一定是人生中必须要去做的事,而且对这种可能是上一代人的主旋律并不完全认可。我的悲剧是,我总是我那一代特别认可的价值观里,最不认可此价值观的。

  我觉得人在这里面要做出贡献,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仅对自己生活有保障,让自己过得好,同时给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没有人否认的。但为了能够做到人上人,做到人尖子这一步,底线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你不做的事?这可能是大家问的。比如,电影里盗版的情节。我的第一感觉是:只要把法规背下来,盗版也就盗版了。这是不成立的。你盗版了,抱歉了,把所有法规背下来,说服对方少罚一点钱。这对我来讲逻辑上说不过去,不是现实,也不可能是真正美国人谈判的内容。

  第二,这里面很多民族主义的色彩,我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到共鸣。休息时,我说某次跟朋友一块上飞机,坐的是法航,都是公务舱。空姐给别人先服务,我的朋友暴跳如雷,说歧视我们,为什么不先服务我们。我们来连笑脸都不给,就是歧视我们。我说,他们可能是跟空姐太熟了。过来服务了就行,先三分钟得到水喝,和后三分钟得到水喝,没有什么两样。

  宁财神:在国外被人瞧不起,在外国上市被人瞧不起。这个片子,感觉像是创业版的霍元甲。

  徐小平:这我得辩驳一下,孟在餐馆里道歉了。有人拿《中国合伙人》和《社交网络》比,说《社交网络》最终在等他的女朋友。我想,有这种印象,可能是没有注意片尾的字幕——最后还是以成功作为他的结尾。网络上还有个帖子说,成东青和孟晓俊是一个“搞基”的故事,孟晓俊上市是为了朋友。我意识到,竞争永远不是平等的。我们用这种方法赢得尊严,好像是用钱赢得尊严,但其中蕴含着那一代人对命运的抗争。我们都留过学,国外的生活状态和孟晓俊回国以后说的话不一样,有合伙人,有自己事业的根基。但是,《中国合伙人》里还是为朋友的兄弟情义。不知道导演是否同意。

责任编辑:宋宇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