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希明 李实|文
争论的起因与焦点
2012年12月9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根据其住户调查(以下简称西财),公布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2010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的基尼系数为0.60。这些估计值远远高于之前官方的和民间的估计结果,因此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过去十年的基尼系数,其中2010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481,明显低于西财的估计值。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争论,也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大讨论。
对于两个相差甚远的基尼系数估计值,自然出现了不同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个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存在低估的问题,有的则认为西财的基尼系数存在高估的问题。
在争论中,我们是主要一方。根据长期对中国收入分配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虽然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存在低估的问题,但是西财的高估问题更为严重。也就是说,国家统计局的基尼系数较西财的估计值更可信。为了说明这一看法, 我们于1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我们更应该相信谁的基尼系数?”一文,对西财的基尼系数可信性提出了质疑(以下简称《质疑》)。
对此,西财项目负责人甘犁教授做出了题为“以公开科学的抽样调查揭示真实的中国”的回应(以下简称《回应》)。然而,《回应》并未消除我们的怀疑。相反,随着对西财项目公布数据的进一步细致研究,我们的疑虑有增无减。由此,我们在相同网站刊登了“对西南财大基尼系数的再质疑”的文章(以下简称《再质疑》)。对于我们的再次质疑,甘犁教授于2月21日以“关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再说明”做了回应(以下简称《再回应》)。
《再回应》说明了西财项目数据信息的不断变动情况。除此之外,它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令人信服的内容以增加其基尼系数估计值的可信性。鉴于甘犁教授不再就此进行更多的讨论,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争论的内容做系统性的总结,对双方观点的梳理,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容易地了解争论的内容,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考察西财住户调查数据以及基尼系数估计值提供了背景。这也是本文的来由。
下面,我们把争论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逐一介绍和评论:
◆样本偏差问题
◆基尼系数估计的随意性问题
◆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低估问题
◆日记账调查与回忆式调查的优缺点问题
◆农户自产自用农产品收入的准确核算问题
◆家庭成员工资收入信息的漏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