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雅安札记

2013年08月04日 12:05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3年4月21日,四川芦山县龙门乡,地震中受损的房屋。牛光 摄

  五年前,汶川“5·12”大地震,我写了《四川人》。

  其中一段写道:2008年6月12日,汶川地震满月,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的手机响了,有一条短信,是一个段子。她念给我们听:“各位同志,接上级通知,为了纪念地震发生一个月,请大家今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自己抖动两分钟,以表达我们的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决心。特此通知!”

  五年以后,这个动议得到了龙门山大地之神的响应。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

  四川人古往今来,每遇天灾人祸,达观、幽默,爱开玩笑。对于人、财损失,很是宿命,心理创伤,自己消化,自我修复。没想到,这个玩笑开大了。

  2008年汶川地震,雅安便是重灾区;这次震中直接到了雅安的腹地——芦山。两场震撼全世界的大地震,震中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中间只隔了五年,这种情形,恐怕少见。

  这回震后,通讯还不错,很快就与灾区通上了电话。我们村——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柏树村后面的大山,叫芦山岗,是芦山县与雨城区的界山,海拔1700多米。翻过山去,大坡下到底,就是芦山县城。我在地图上量了一下,村子与芦山龙门镇震中的直线距离,也就十几公里。我们村在地震损坏的核心区域。我问侄儿:“村里死人没有?”他说:“没有。”“伤人没有?”“没有。”20日那天是谷雨,村里人勤快,都在田地里干活没回家。临近几个村都没有人伤亡。奇迹。

  “房子呢?”“垮的垮了,裂的裂了,大多数房子成了危房,不敢住了。”

  查地质资料,雨城区芦山岗下沿,海拔1000米左右的台地人家灾情严重。这不仅因为离震中近,还因为有一条与芦山岗平行的30多公里小断层活动,加重了这次地质灾害。

  地震过了20天,我回到了雅安。我在现场看见,我做知青时插队住过的祖宅,已被完全毁坏。我现在住的房子,汶川大地震时只裂条小缝,不碍事;这回震出了好几条缝,墙面似已酥了。晚上睡觉,有余悸,睡不着。

  先看村子里的灾情,再去芦山、天全、雨城区上里和中里镇重灾区。与汶川“5·12”地震比较,雅安地震人员伤亡不算多,房子倒塌也很少,但是内伤极其严重。

  余震猛烈。截至5月19日11时30分,距离地震发生不到一月,雅安地震台网中心发布消息,测定余震10016次,较18日同期新增201次,其中3.0-3.9级106次,4.0-4.9级24次,5.0级以上4次,最大余震5.4级。

  城里,乡村,两类房子不垮不伤,一类是纯木结构的老房子,一类是结构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房子。上里镇箭杆林村的表叔家,与芦山县龙门镇震中只隔一座小山,直线距离不到三公里。他家旧房子是个大木结构的四合院,新房子去年刚盖好,地震后,两处房子都纹丝不动,裂缝都没有一条。

  而大多数砖混结构和质量不好的房子,远看上去好好的,但走近看,进屋看,墙壁多已皲裂,拆一块砖或捅一个支点,整个房子都会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汶川“5·12”大地震后建成的芦山“姜城书院”,一个宏大建筑群,川籍书法家何应辉题的匾额,里面有芦山县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局等单位,墙面震出许多大裂缝,绝对是危险建筑,居然还有人在里面办公,不要命了。

  因此雅安市做出了一个决定,危房必须拆除,不得发生危房伤人事故。

  碧峰峡镇有1万多人口,第一批拆除的危房775户,近万平方米。一天傍晚,负责拆房的包工头跑来找我聊天。他是一个专营修路架桥的私人老板,火线入党,贴钱拆房。地震以后,他天天在灾区工地上,肚子晒得跟脸一样黑。他说,每天从早上开始拆房,哭声一片,哭得伤心。“干我们这一行,最忌讳早上遇到哭。还是要干。不赶紧拆了,压伤压死人。”

  咋不哭?这次最惨的是一些新房子,攒了十几年的钱,盖一幢房子,欠的账还没还完,遇上天灾,一贫如洗,家庭境遇倒退十几年。

  家庭如此,村庄也如此。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暂无排行数据!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