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跨界战在客厅打响

2013年09月17日 10:21 来源于 《财新周刊》
电视屏的市场价值超过PC和手机。互联网公司、彩电厂商、牌照商、电信运营商都在争抢这一家庭互联网入口,进军电视屏
3

运营商的老玩法

  电信运营商现在走的还是IPTV的老路子——与各大牌照方合作,将内容内置于机顶盒里,通过免费送机顶盒的方式捆绑宽带,然后按照发展的宽带用户数量与牌照方分成。

  电信运营商的目的始终围绕着发展宽带用户。在具体的做法上,三家运营商心思各异。

  中国电信已决定在不具备开展IPTV条件的北方10省份(即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发展互联网业务,同时在已经开展IPTV业务的南方21省份逐步实现互联网电视与IPTV的融合。

  中国移动不具备发展IPTV的条件,就在互联网电视上投资力度更大,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OTV互联网电视项目组,并在浙江、江苏等省进行试点。

  中国联通目前的重心仍是IPTV的规模商用,但也在广东、天津等地试点“IPTV+互联网电视”融合模式。

  针对互联网电视的不同态度,源于三大运营商以往的宽带发展策略及IPTV业务发展状况。

  一位原中国联通视频公司人士对财新记者回忆称,运营商从2009年开始试水互联网电视,中国联通当时成立了视频公司,对互联网电视进行立项招标,在评估不同解决方案后选择了八种模式,包括乐视的“软硬件一体化”模式、华为的“硬件+操作系统”模式,在成都、上海等城市进行试点,计划将试点成功的模式拿到全国推广。但后来这家视频公司因业绩不好被并入中国联通其他部门,互联网电视试点也不了了之。

  彼时互联网电视尚处于灰色地带,广电总局并未给出明确的政策;IPTV的商业模式则相对清晰,中国电信就明确将重点放在IPTV上。据流媒体网CEO张彦翔介绍,目前中国电信的IPTV用户超过2000万;而中国联通由于战略不清,在发展IPTV或互联网电视上摇摆不定,最终都未成气候。

  政策仍是最大的瓶颈。三网融合文件要求“一省只能有一家主流宽带运营商运营IPTV”,互联网电视则可规避这一限制,实现地域互补。对在某些地区处于弱势的运营商来说,借互联网电视之名行IPTV之实,是规避政策风险的有效路径。

  从表面上看,在互联网电视面前,目前运营商似乎处于下风。一方面,互联网电视通过公共互联网接入电视或机顶盒,运营商彻底沦为管道;另一方面,当用户投奔互联网电视,运营商发展多年的IPTV业务将受到冲击。

  但张彦翔认为,互联网电视的良好体验取决于网速。一般宽带速度达到8M才能观看高清视频,而很多用户的家庭宽带实际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便宽带速度不断提升,互联网电视仍有发展瓶颈,譬如用户过多或过度集中,也将影响宽带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专网的IPTV仍可保证用户体验,仍会有一定市场。目前国内的IPTV用户总计有2800多万,预计近年仍将保持增长。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图片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