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煤再加码
PM2.5污染的另一大来源是燃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地区燃煤排放对PM2.5的贡献值约为17%。有受访学者认为实际比重更高。
2012年出台的《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规定,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刚出炉的《任务分解》则将这个目标提前了三年,规定到2017年实现,要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0%以上。
“煤削减后,肯定有别的能源代替,如天然气,以满足北京发展。”谢绍东表示,“但天然气比煤炭贵,城市社会运行的成本会增加。不过,空气质量会得到改善,污染治理花的费用减少”。
雷宇亦表示,京津冀区域削减煤炭的难度在于有多少天然气可用,且用于发电的燃煤被削减后,需要外部调入更多的电,这方面需要全国能源统一调度,“可以想象北京能拿到的天然气肯定比现在多很多。”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形势决定,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足够的天然气替代煤。雷宇对财新记者表示,北京作为首都的优势“多少是存在的”。
此外,《任务分解》对PM2.5的另一大污染源扬尘也做了较精细的规划。北京大学等单位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扬尘对北京PM2.5的贡献值约为18%。
新规提出对扬尘的控制,某种程度上,是对环境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雷宇认为,PM2.5污染控制除了涉及技术,更多涉及管理问题。
对比国内外建筑工地,雷宇称,欧美国家对道路的施工,是小区域作业,分段操作,不像国内,是一长段都开工;有些西方国家,房子施工,会将屋顶的垃圾通过管子倾倒下来,而国内很多是直接从楼上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