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工业污染死角
工业污染也是北京PM2.5的重要来源,比例也约有20%上下。关闭12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污染企业,是本次新规的亮点之一。
北京常抱怨河北的工业污染影响其大气质量,但北京本身的工业污染如何,或从最近环保部的暗查中可略知一二。2013年7月底8月初,环保部暗查了北京29家企业,其中22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空气污染。
1200家企业是否能如期如数关闭?2012年,北京提出2015年前,调整、退出约1200家企业;如今这个期限被延后了一年,或透出关停企业的难度。
谢绍东认为鉴于强大的行政手段,退出1200家企业困难不大,“首钢都搬了,这些企业还搬不了?”他说:“我估计1200这个数,可能是经过精心思考,本身就应该淘汰的。像首钢一样,完成了历史使命。”
同时,《任务分解》要求年内出台严于国家要求的高污染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
根据新规,北京原则上禁止的项目包括:钢铁、水泥、焦炭、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平板玻璃、电石、铁合金、沥青防水卷材等,不再建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项目。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告诉财新记者,短期看,一些污染企业的强制退出有一定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就业的影响,但从节能减排以及环境效益角度出发,严重污染的小企业退出可能是效益大于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