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四条,实现了英国货币发行的独立集中管理,并置于政府管制与公众监督之下。货币发行的“私权”将逐步转化为“公权”,垄断利润有了可能为全社会造福。我在这里埋下了一个伏笔(有经验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次改革从它完成的那天起就存在着致命弱点,而且一年后就导致了新的麻烦。1845年议会还通过另一补充法案,规定英行是所有其他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有义务在经济出现危难时利用货币发行手段救助小银行,缓解实业界的困境,这将使英行履行“银行的银行”之责任,极大增强英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信誉。因为所有这些法规都是在罗伯特•皮尔首相当政时的明智之举,他也在英国金融史上赢得了个人声誉。
![]() |
图6:曼彻斯特银行19世纪发行的钞票,当1797年政府要求英格兰银行停止现金兑换时,小银行也一便搭了顺车。1844年以后,它们发行的钞票也必须保证承兑, 而且发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有一派历史学家认为, 英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在工业与贸易方面已经被新兴国家逐步超过,特别是德国和美国的崛起,对英国带来致命威胁。但是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金融的现代化制度架构,它并不完全是靠工业资本,而是动员了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力量,维持和强化了它在全球的优势地位,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从1840年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刻开始,大清中国所遭遇的,就不只是贸易商船与有皇家海军,还有为他们护航的伦敦城现代金融巨人。